“军阀?你见过有这样的军阀?他们的平民教育已经开展到了每个乡村和每个工厂,他们的六年义务教育已经落到了每个孩子头上,下一步十年的义务教育正在推行,甚至支持陈鹤琴等人在每个村庄开办一个幼稚园。每个乡镇都已经有了一所小学,每个县城都已经有了一所初级中学,但无论是哪一级别的学校的教材中,都没有谈及要求一定拥护那位孟大帅的言辞,通篇都是爱国,热爱民族,就连拥戴先锋军的字眼都不多。百姓自发给他竖起的碑文和神像,也被他派人给了百姓补偿后拆毁了,并传下了生人不立祠的话语,就连他的照片,在各处公共场合也严禁悬挂。严令禁止个人崇拜,提倡拥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去崇拜他人,做他人思想的奴隶。他要是军阀,他图什么?我和遇春等人来到山东,就是看中了他的这个举动,没有私家天下的念头。”陶行知一口气说完,脸色在海风中略带着有些激动地红晕。
郭沫若知道陶行知和晏阳初此时已经在特区内开始施行了他们的教育理念。不止是他们,全国各地的众多教育者,也都纷纷涌来。但所有的可教育人员都被先锋军的各类义务教育培训一网打尽了,就连农村中都举办了免费的识字班,还根据成绩奖励各类奖品,让众多农民纷纷报名参加。
物质奖励永远是最好的催化剂。有充足财政支持的先锋军的大手笔,这是其他人比不了。特区的百姓都知道上学找先锋军合算,那些教育家在特区推行,虽然特区委员会也积极鼓励扶持,但没有钱这些都是空谈。
不过,为了担心思想单一化形成的制式教育,孟享特地给了这些教育家们划定了不少义务教育的学校,由他们按照自己的法子来教授。
为了怕出现思想混杂的情况,孟享已经指示何思源在各类教育中提出了禁止个人崇拜和偏重于某个组织的言辞。这个倒是获得了崇尚自由的文人们的一致认可。
“先锋军有了这么强的军队,总归是以后华夏政局的一个隐忧啊!”郭沫若去年从日本回国后,此时担任中央军军委会政治部的第三厅厅长。孟享刚才与他也交谈过,但仅仅一句客套话而已,对于这位文化界的天才,说起是鲁迅之后的文化旗手也不过分,但在其他方面,无论是其感情,还是在政治学术界,实在是与鲁迅树立起的文人铁骨难有对比。
“内战?”陶行知有些沉默,先锋军的崛起,让无数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华夏只有一个中央政府,拥兵的各路大佬最喜欢用最直接的方式开解决问题。
“他们的公民党提出了不主动打内战的口号!”陶行知对这样的承诺也有些不自信,国内多少人一边喊着不打内战,一边派兵开火抢地盘。
“我们打算在烟台建设一所海军学校!”陈绍宽摸了摸甲板上被重新上漆粉刷的栏杆道。
“欢迎,为华夏培养人才,我们随时欢迎!”孟享笑道。
陈绍宽听着孟享特地加重的华夏二字,心里也是有些无奈,他在国外见识多了,也知道国家军队的含义,心中也是希望建设一支只效忠于国家的队伍,但一个庞大的团体利益不是一两个人能改变的。改变不了,只能慢慢的影响,在其内部崩溃前逐渐的改良。
日本人在占据了福建和广州的沿海等地后,中央海军也失去了出海的通道。甚至连海军学校的训练场都没有了,江河湖泊里培养出来的不叫海军,只能是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