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天气直接逼得汉朝在北方提倡种植小麦和粟了。
至于红薯,杨秋也在这上面吃了个亏。这红薯确实是个高产抗旱耐贫瘠的农作物,然而它不能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
因为重茬种植红薯,会导致红薯长势不良,生长缓慢,不结薯,结薯不多,病虫增多等问题。
所以这也是个凑合的食物。
不仅如此,红薯作为主粮纤维多,营养低不管饱。吃多了还反酸烧心,没有老祖宗的五谷好。
当然,都饿得要死了的时候,倒也可以凑合。
所以红薯不能做主粮,只能做个辅助粮食。
幸好玉米是真的挑选出了抗旱适合山地种的类型,总算没有踩到坑。
后来,杨秋还挑选出了抗旱的高粱米。
不过高粱米这个食物吧,口感差,味道涩,难消化,容易便秘。
但这东西适合酿酒,在历史上发展成为了白酒最重要的原材料。
不过杨秋现在没机会做生意,所以凑合着当食物吃。
毕竟外面的人都饿得快死了,现在这里的食物有再多的口感问题,那都属于富贵病,有得吃就不错了。
当然,大家喜欢的还是五谷,不愧是祖宗亲自选定的食物,实在是其他食物追赶不上。
至于种地过程中的虫害问题,轮种问题,杨秋虽然抄写了不同粮食的种植方法。
然而书籍只有指导作用,现实情况是总会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所以杨秋将培养农官当成了重中之重。
这里收留的老人们,那是种了一辈子的地了。
杨秋让老人们将不同粮食的种植经验记录下来教导人,因为大部分都不会写字,所以杨秋就派个人帮助这些老人记录。
到目前为止,这寨子倒也算是自给自足了。
粮食再加上猪肉,完全能满足大家日常需求,甚至还能有所存粮。
毕竟土豆红薯虽然没带来惊喜,但是麦,粟,麻,黍,菽是真的有高产种子啊。
再加上杨秋提供的农家有机肥,以及猪场养猪发酵之后的粪便,所以粮食产量还算是不错。
但因为土地条件太差,所以目前已经开发到天花板了。
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那就必须走出去,外面才是真正可以高产的农田。
“寨主,这就是目前山寨的存粮,布匹,粗盐,兵甲,药材等,今年收成还算不错。
但是寨主之前发掘的肥田之物,今年差不多挖完了,现在大家不知道怎么办?虽然寨主传授了许多畜禽肥料制作方法,但是大家还是有点担忧,害怕明年粮食收成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