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屏和十八纳米(1 / 4)

第277章全面屏和十八纳米

以外界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徐申学旗下的诸多企业体量庞大,资金充足,这研发能力非常强悍。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哪怕是没有科研系统相助,如今的徐申学旗下各企业,尤其是智云集团这边的科研能力也非常强悍。

但是,仅仅是这样的研发能力是没有办法让智云集团的产品畅销全球,并且逐步突破各核心零配件技术,掌控全产业链的。

智云集团等徐申学旗下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出来这么多的成绩,是和科研系统的强悍辅助能力分不开的。

光刻机,哪怕是DUV干式光刻机这种东西,就目前国内的一些基础技术水准,不开挂都不可能现在搞出来的。

更别说DUV浸润式光刻机甚至是EUV光刻机了。

对基础工业的要求一个比一个高。

没有科研系统的强力辅助,根本搞不了这些东西。

但是反过来说,徐申学有科研系统的辅助,能够大批量的提升科研人员的全方位能力,这样也就具备了搞高精尖等科研技术的可能性了。

科研这东西嘛,说白了就是拼脑子……

同样的问题让一群普通人去看,去搞,八辈子都搞不出来……但是换成让一群天才科学家去搞,可能三两天功夫就给你弄出来了。

而徐申学的科研系统,就是能批量制造天才科学家的系统。

同样基础的人才,在其他企业里和在徐申学旗下的企业里,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哪怕只是最低级别的D级科名额,也能够给科研人员带来非常明显的变化。

全方位的脑子增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一些本来就是顶级的科学家,再给他们搭配上S级别的科研名额,其科研水平直接就奔着世界最顶级去了。

而这样的增强后的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徐申学手底下有好几十个,而次一等的世界顶级科学家那更是数以百计。

要说比人才,这世界上其实没什么企业能够和徐申学掌控下的企业相提并论的。

去年国家科学院增选,徐申学旗下各企业里一共有十多个人入选成为院士,全都是在各自领域里做到了顶级的科学家。

这,仅仅是一年新入选的!

一些科研奖项之类的,徐申学旗下的各研究团队,几乎常年包揽各重要项目的奖项。

去年的时候,邓飞跃为首的可重复火箭研发团队获得了最高级别的科学奖项。

但是……现在的人才储备,尤其是顶级人才的数量在徐申学看来还是不够用。

所以离开了海湾科技后,徐申学再一次对半导体设备以及材料领域里的进行了一次技术以及相关核心研发人员的摸排情况。

找出来需要重点技术攻关的部分项目,然后授予这些项目里的核心科学家S级的科研名额,再搭配若干A级名额以及更多的B级,C级别的科研名额。

让这些研发团队能够发挥出来更多的研发效率。

最近一年来,徐申学几乎是把新增加的成就点积分,大多都是用在了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领域里。

没办法,谁让半导体领域是底层的关键领域,半导体不行的话,其他很多方面的东西都没法搞了。

不说其他的,就说是下一代的S14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业务,也就是智云以及威酷的核心业务,整个电子消费产业链以及半导体产业链的火车龙头!

这芯片如今还没着落呢。

“根据可靠的情报,台积电那边已经敲定了二十纳米工艺,不出意外的话水果的新一代A8芯片,高通的新一代芯片预计都会采用台积电的这一工艺进行代工!”

“这两家的新一代旗舰芯片,就是我们明年新一代S500系列芯片的主要竞争对手。”

“但是目前我们的下一代工艺还没有解决,纵然我们的芯片设计能力再好也没用啊。”

智云集团高级副总裁,智云半导体CEO,同时也亲自负责集团核心芯片项目,即S系列芯片研发项目的付正阳一脸的愁眉。

徐申学则是安抚道:“别着急,我们还有一些时间的,微电子那边估计也就这段时间就能够把新工艺搞出来了!”

“不会太耽误我们的新芯片流片的!”

安抚了智云半导体这边后,徐申学数天后奔赴通城,视察了当地的新工艺,也就是二十二纳米3D晶体管工艺的研发进度。

智云微电子的制程工艺推进,这几年也是比较坎坷而复杂。

因为入场时间比较晚,早期一两年的时候只能玩一些低制程工艺,后来好不容易跟进到四十五纳米工艺了,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呢,隔壁台积电,四星,英特尔等厂家又把三十二纳米甚至二十八年纳米给弄出来了。

没办法,智云微电子只能是马不停蹄,继续烧钱搞三十二纳米工艺。

顺风顺水搞出来三十二纳米工艺后,在工艺上还是有些落后,于是乎又继续折腾二十八纳米工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