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他们一个个喊出编号的时候,是那么的令人动容……
接下来的朝鲜战场,用艰苦卓绝甚至不足以形容。
而整个摄制组也转移了拍摄地点。
因为随着战事扩大,出现了东线战场,该地属于高寒区,冬季气温在零
下几十度,自然环境、战场环境非常残酷。
为了匹配影片中的环境,剧组转移到了丹东拍摄。
长津湖之战,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一部分。
战斗打响的时候,司令员宋时轮率领的志愿军第9兵团,已在朝鲜东北部盖马高原的长津湖设伏整整六天六夜。
他们的对手是美军陆战一师和第三、第七步兵师,以及南朝鲜第一军团。
双方军事装备堪称悬殊。
对方都是飞机大炮坦克等高科技武器,而龙国军队人就还是以枪和炮弹为主。
巨大的差距,从双方士兵的衣食待遇上就可见一斑。
从华东急赴朝鲜战场第9兵团,不少官兵还穿着单衣,他们的食品是冻成了“冰疙瘩”的土豆。
而同一战场上的美国兵,住的是生着柴油炉子的保暖帐篷,穿的是厚厚的鸭绒服,每人每天可以领到净重227克的3个at系列罐头和3个biscuit系列罐头,还包括糖果和咖啡、可可粉或柠檬粉等速溶饮料……
这些,在拍摄的时候都有所体现。
而战场上的惨烈,更是让人光是看着都惊心动魄,不忍直视。
长津湖地区地势险要、气候寒冷,作战环境极为恶劣。
由于军情紧张,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义无反顾奔向这片高原,在自身后勤补给严重匮乏、攻坚火力不足、通信联络不畅的情况下,冒着敌人的强大炮火和密集弹雨,以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和钢铁意志,向敌人发起冲锋。
整部影片主要聚焦第七穿插连……
刚到片场,剧组就遭遇了接近零下三十度的超低气温考验,更曾直面沙尘暴、冰雹等恶劣天气的挑战。
还有四十万坪的拍摄场地,数量巨大的剧组工作人员,还有不得不面对的恶劣天气……等等这些,都给拍摄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剧组不仅要宏观安排上万名来自国内外的临时演员们,还要去应对意料之外的恶劣天气。
一次,剧组刚刚布置好的场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完全破坏毁灭,直接让置景组崩溃了!
负责置景组的副导演黄建新也崩溃了,他在八一厂工作多年,更是从事电影工作四十余年,但仍然找到陆离,感慨这部影片的拍摄难度:
“这个戏的难度太大了,已经超出了我的经验范畴。每天动辄几百上千人,有时算上工作人员有六七千人在现场工作。而且有大量的夜景,难度非常非常大,这一系列都超出我们拍电影的常规范围。”
陆离点头:“老黄,想想七十年前的志愿军战士们吧,他们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下打赢那场战争的?他们能打赢,我们打不赢?”
黄建新听罢,顿时又来了勇气。
是啊!
光是拍摄,都已经如此困难,可以想象,当时面对武器装备优于自己数倍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面临的是何等挑战与困难?
七十年前,无数中华儿女远赴战场,为国而战,他们用牺牲和奉献换来山河无恙,现在,只是重现那一段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难道都做不到吗?
拍摄志愿军们的故事,志愿军的精神,同样鼓舞着每一个人。
越是深入了解那段历史,就越是感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伟大。
志愿军们能够在军事装备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打赢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他们能打赢,我们打不赢?
陆离的话,重燃了黄建新的勇气,也重燃了整个剧组的勇气。
就算条件再艰苦,他们也要完成影片的拍摄,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刻画出英勇的七连志愿军战士,以此致敬伟大的英雄先辈,致敬伟大的胜利……
《长津湖》的前面一小段,是讲述战士伍千里带着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乡,然后引出弟弟伍万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