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教育问题,刘宠遇刺(3 / 4)

“再是先生欲行改革之举,当由上而下,今只教农家子弟,来日难免势单力孤。”

“学生见这寿春城内,达官贵人子弟甚多,彼等进学皆靠家学教之,未有先生这般渊博。”

“何不向使君谏言,建一专门学校,收彼等入学中教授!”

“如此,彼等从先生而学,便知先生之理,待得彼等长成之后,亦可成为先生助力!”

他寻思秦瑱既然要培养一批新学支持者,那就该培养一批强力一点的外援。

农家子弟虽然不错,可哪里比得上寿春城内这些达官贵人之子?反正秦瑱现在都是要积蓄力量,现在培养这些官二代,等以后这些人独当一面之后,自然而然会成为秦瑱的助力。

到了那个时候,有大批当权者支持,即便那些名士有意见,也反抗不了秦瑱推行新学!终究儒家力量再强,也就是一群书生,哪里能是当权者的对手?

他这个建议一说出来,秦瑱自是眼睛一亮。

心想孔明就是孔明啊,他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实则他心中也想建立一个书院,广收士族子弟培养。

可思来想去,他觉得培养士族子弟的阻力太大,也就打消了念头。

而诸葛亮这个办法却是极好,他不招士族子弟,就专门培养刘备麾下臣子的子弟。

一则刘备麾下臣子,有不少功勋贵族,家中没啥家学。

他若是办学招徒弟,这些大老粗必然赶着都要送过来。

二则他现在位于众人之上,直接用地位去推行新学,这些臣子即便知道,也不敢和他多说。

唯一需要考虑的,在于弟子太多之后,会引起别人忌惮。

虽然老刘本人不是特别在意这些。

可架不住师徒关系太过密切,要是所有子弟都是他徒弟,这么庞大的能量,足以引起别人的恐慌。

再者,他这么忙,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教书。

想到此处,他便直接对孔明道:“吾虽有虑此事,然则吾实难亲自教授彼等!”

诸葛亮何等聪明,自然知道会有什么患处,当即笑道:

“先生无需亲自教之,只需担任学校祭酒,聘请教习,编制教材即可!”

“只需先生亲自编制教材,便可让彼等先识先生之理。”

“至于如何教授,便须看先生所聘教习如何施展!”

“此等皆由先生主导,有何多虑也?”

祭酒,便是这个时代的学校校长。

他的意思也很直白,您老人家怕有问题,那就不要亲自教。

只管担任校长,编制教材,学生学什么,那不就是由你控制么!这样如果出了问题,也可推给教书的教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左右都是你自己的人,如何处置,那都是靠你掌握!

这样把风险转移了,那还担心什么?秦瑱一听这话,自是一阵侧目,看着眼前尚自年少的诸葛亮,心中微惊道:

“孔明此法倒是不错,然则待我思虑几日再行决定!”

他心想孔明不愧是原本历程中的大权臣,天生就是玩政治的高手。

这一手建立贵族学校的操作,还真有几分日后的风范。

不过这事终究不太急,他自也不急着行事,当下又讲话题转到治国之论上。

诸葛亮见秦瑱没有当即答应,自也不再多问。

由此二人便讨论许久,直到夜幕降临,秦瑱留下诸葛亮吃了一顿晚饭,又传了一套竹简给诸葛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