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接收它们的战胜国政府而言,是零价格,而对生产制造它们的德国资本家来说则是全价格为实物赔偿制买单的不是制造商。而是德国政府。因此制造商的利益不会有任何影响,不仅不会蒙受损失,而且还可以通过这20亿到40亿马克的“固定订单”来扩大生产,摊销固定资产投资。以便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
凡是了解工业生产制造的人都知道,生产规模越大,往往成本也就越低,成本越低,产品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原本相对于英法等国就有一定优势的德国汽车工业、机械工业、民用航空工业、化学工业和采掘业。更是在“赔偿订单”的帮助下横扫欧洲市场。将法国和英国的同行打压得连气儿都喘不过来,只能靠关税壁垒的保护,在本国市场苟延残喘。
实际上,在制定凯恩斯计划的同时,英法卢比意等国已经预料到它们本土的产业有可能遭遇到德国制造的冲击,并且都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计划将产品倾销到美国去的计划只是说说而已,20年代的英法卢比四国都是典型的“小政府”,根本干不了这样的事情,它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
比如法国政府选择煤炭和粗钢为主要的“赔偿品”,而英国政府则接收了全部“赔偿船舶”历史上英国就要求德国替其造船作为赔偿。而卢森堡和比利时政府则不允许德国钢铁入境。但是对德国的汽车、飞机和化工产品则非常欢迎。至于意大利政府,当然选择德国的机器设备为主要赔偿品。
不过英法两国它们拿走了赔偿品的大头还是接收了不少汽车、飞机、化工产品和钢铁产品因为它们还需要黄金和外汇去偿还欠美国的债务。
但是这些“赔偿品”大多没有被贩卖去美国,而是在英法意之外的欧洲市场销售了。这主要是因为英法两国政府将从德国得到的飞机和汽车都低价转卖给了本国的相关制造商,规定它们在国外销售。
而这些英法的飞机和汽车生产商都贪图高额利润,很少愿意将这些产品运去竞争激烈而且路途遥远的美国。而是就近贩卖给了临近的欧洲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让赔偿品替代了英法本国的相关产业的生产,减少了这两国的就业机会。
而英法两国将它们从欧洲市场上收回的黄金、美元去偿还债务,又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黄金和美元紧张,结果反而让英镑在927年和92年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这也就决定了凯恩斯计划是不可能长久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