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计划是9月份,”赫斯曼想了想,又说,“不过意大利人办事拖拉,或许会拖到10月或11月。”
如果不是意大利人的拖拉作风,现在根本就没有占领马耳他的问题了,说不定连苏伊士运河都被意大利人打下来了。
“不过拖延一些时间也没有什么,”赫斯曼笑了笑又说,“这样能让意大利人准备得更加充分……我希望可以围绕马耳他展开海空决战,这就需要意大利人的舰队发挥战斗力,应该给他们进行训练和安装雷达的时间。”
希特勒思索了一会儿,终于点了头:“好吧,就实行夺取马耳他的联合作战吧……意大利人要的东西都可以给。”他看了一眼肥头大耳的戈林,“赫尔曼,军备总局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那只是小数目。”戈林说,“现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工厂已经被我们掌握,武器、飞机和船舶的生产能力比西线战役前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另外,法国的工业生产也在恢复,我们可以把许多订单交给法国的工厂去完成。”
在利用欧洲共同体、欧洲关税同盟和欧洲货币同盟整合了被德国控制或亲德的欧洲国家后,许多欧洲国家的工厂开始服务于德国军备生产了。
当然,各国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如比利时、波兰、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匈牙利、加利西亚-乌克兰、立陶宛、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芬兰、卢森堡(目前是德国一部分)和阿尔萨斯-洛林(名为欧共体首都,实际上也是德国一部分)等地的工厂和矿山直接纳入了德国军备总局的战时管理体系,在德国工程师和资本的参与下进行生产及投资扩建(加利西亚-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将是投资的重点)。
而法国、荷兰、丹麦、挪威,以及两个名义上没有加入欧洲关税同盟,但实际上和欧洲关税同盟联系紧密的中立国瑞典和瑞士,则会大量接受德国的军工订单和欧洲马克以及购买德国发行的债券,实际上也等于部分纳入了德国的军备工业体系。德国军备总局则将一部分不大重要生产任务,比如军服、帐篷、毛毯、钢盔、运输船舶、登陆舰和登陆艇、步枪、火车头、车皮、钢轨、钢筋、水泥等等发给了这些国家的工厂,以便缓解德国劳动力的短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