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拿着厂长批的条子,在财务那里领了六百块钱奖金,心里美滋滋的。
八十年代六百块可不是比小钱,顶得上他一年工资还多。
虽说和票房相比,主创人员拿得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上到厂长演员,下到剧组杂工拿的工资都差不多,那他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他与其在这里怨声载道,抱怨钱拿得少,惹人生厌,还不如为自己的下部戏做准备呢。
连续拍两部商业片,姑且算两部吧,他也有些腻。
这个年代导演想要出名,还是要靠奖项说话。商业片拿奖目前在国内还行,可想要在国外拿奖,还得是文艺片。
有《少林寺》练手,他对自己的导演能力充满信心。
文艺片难吗?
其实不难,只要有个不错的剧本,导演系刚毕业的学生都能拍。
关键是剧本。
他不想拍那些表现国家苦难的电影,通过讨好国际影评人拿奖。不是说国内歌舞升平,一片祥和,也不是他没有电影工作者的气节,更不是他害怕被禁导,而是说现阶段,他不适合拍那种电影。
他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正面描述那种苦难,无法在电影中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
那么,有没有那么一部既体现年代感,又不落俗套的电影呢?
思来想去,他选择了《山楂树之恋》。
对不起了,老谋子。
电影的原剧情怎么说呢......
或许是因为他是穿越而来,虽然生长在那个特殊年代,但他对里面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太多的共鸣感。
尤其是对那些所谓的「成分」、「上山下乡」这些词汇后面所代表的意义毫无共鸣,或者说毫无波澜也不为过。
即使原本生活在这个年代的韩平,也没有离开过相对繁华的燕京城。
对他来说,最苦的日子不过就是肉蛋限量而已。
更加苦难的日子,他真没那种经历。
不过这个故事真挺好,尤其是里面的爱情很干净,即使在这个特殊年代,一样是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