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直升机还在前面,是那几架大家伙。”一班长带着本班的人靠过来,排成队列,搜救队的人自觉靠后站。
“一班长,我要的东西他们带了来!”易风满面笑容。
“那还用说,小武子,把东西直接送直升机上去。”说话间,搜救小队的人自觉的站在一班队列后面。
常飞他们也懒得问,跟随大部队继续向前,4架武装直升机一字排开。
“赵哥,这大家伙是啥飞机,头一回见啊。”侯东管谁都叫哥,常飞不爱说话,易风跟一班长缀在后面,队伍里问问题就剩下赵盾了。
“我也没想到,竟然是重型海军用直升机。这款直升机叫直-n-53,可拖曳大型扫雷设备和进行空中加油,三台涡轮轴发动机,主旋翼直径24米,钛合金大梁和复合材料蒙皮结构的桨叶,机身为水密式班硬结构,驾驶舱可以乘坐3名空勤人员,机舱内可承载55名武装士兵。机身长22.5米,悬翼和尾梁折叠时为5.7米,最大平飞速度315千米/小时,巡航时速278千米,最大爬升率13.96米/秒,实用升限5640米,有效悬停高度3520米,航程2080千米。”
赵盾说的风轻云淡,周围人的目光从好奇到惊讶,最后满眼的佩服,这样一个平素敦厚朴实的人,张口就是专业术语。
“赵哥,你这不算泄密吧,会不会犯纪律!”冬瓜左右观瞧然后小声提醒。
“没事儿,网上有。”
反正现在谁也没网,对不对大家都不知道、不明白,但就是觉得厉害,此所谓“不明觉厉”
很快易风和一班长跟上来,他们身后跟着6位空勤人员,众人这才知道为配合本次演练磨合,众人全员登机,会有同时参与下午的实训。
到下午17:30分,两架n-53从基地外围最远的据点返回停机坪,一班长带队的第一救援分队全员休整就餐,准备晚上的第一次实战夜航。
是的,原本可以下午14:00-22:00的第一次直升机定点救援巡航,在一班长的申请下,拿下午的4个小时换成了第一分队全员的人机协同作战演练。
所以,第一分队第一次实战救援巡航,被置换成了晚19:00-凌晨3点,很有点开局即终局的危机感。
因此,下午的演练所有人都严肃认真、令行禁止,当然也识别出了三个不适合乘坐直升机的搜救队队员,他们吐得昏天黑地,熏得机舱里都快缺氧了,01小队就有一个,孙明,但他弟弟却没事儿。
这也算提前排除了影响行动的隐患。
至于一班长这个午夜巡航的置换选择,究竟值不值,至少易风对分队的安全可靠性信心又增强几分。
第一个啃骨头的人、第一个迎难而上的人,其实也意味着最大的灵活度和最大的容错率。
晚19:00,有晚霞的天空尚有微光,停机坪的出发平台上,突兀的多了10个身影。
一排长如约而至不奇怪,周涛带了二、三排的各1个班长,外加其余6个班组各抽调的1名狙击手就有点夸张了。
易风说这叫“观摩团”,直接被周涛否决了。据称东华古籍里说鬼子才有“观摩团”,但下场都很惨,所以坚持说这是“支援队”。
问题是周涛的这个支援队,把一排长直接赶到了那架运输幸存者的n-53直升机上,把易风和赵盾自己收编了,而常飞和叶天语跟一班长则留在另一架n-53直升机上。
说什么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啊,于是易风和赵盾这才上了一架今晚计划外的直-s-70武装直升机。
赵盾在心里复习一遍这款东华的单旋翼中型军用多用途直升机配置:
两台功率1150千瓦的涡轮轴发动机,旋翼由铰接式桨毂和4片桨叶构成,直径16.4米,可折叠;尾桨有4片复合材料桨叶,直径3.4米,后三点轮式起落架。机身长15.3米,机高5.2米,全机最大起飞重量9190千克,最大速度365千米/时,实用升限5800米,悬停高度3180米,航程600千米。
载有甚高频和超高频通信电台、多普勒雷达、无线电罗盘、雷达高度表、敌我识别系统、雷达警报器、搜索雷达、磁异探测器和声纳等。装备2门机炮,机身外挂“海蝎子”反坦克导弹、火箭弹或两条鱼雷,可运送1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载运3650千克的武器装备。
关键是就这个11人,怎么看都像是周涛为直-s-70直升机量身定做,早就规划好了的,给人一种就等着出发时一人一座,各就各位的感觉。
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着一身的黑黝黝的装甲的直-s-70武装直升机率先腾空而起,盘旋而去。
说好的支援队,一下子变成侦察队了。
夕阳的光已经彻底落到了山的阴影里,只剩下几片晚霞还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操守,透出几许的光。
早就失去了路灯的海珠市区,仿佛一只漆黑的怪兽,正露出尖锐的獠牙,等待三只如同四翼萤蜓一样的直升机把食物送到嘴边。
直-s-70直升机上的夜航仪早已经打开,幸亏变异体上不了太空,各国的卫星都还在,已经携起手来的全球各国共享了绝大多数卫星的信号,整个星球第一次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分陆地的一览无余。
两架n-53直升机先是并肩同行,慢慢一前一后,除了直升机本身巨大的轰鸣声,还有靠前的一架n-53直升机上的高频扩音喇叭,把整个城市的夜空搅得一片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