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府,又称幽州,范阳郡;也是朝廷直辖的天下两京十六府中,仅次于河东道的北都太原、淮南东道的扬州府、剑南西川路的成都府,位列第四的大府。地理上北扼燕山内外,南俯瞰河北大地。
更有安东各路和塞外草原往来中原的孔道穿梭其间;因此这里与淮扬都督府所在的扬州府一样,也是屈指可数几处大唐腹地常设的都督府之一。而作为治所的幽州/范阳城,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这里不但是安东、塞外诸侯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城内日常常驻户口六十多万;同时也是朝廷重兵云集的战略枢纽和要冲;驻扎在境内的驻泊卫军、河北官健、州团结兵,延边镇戍兵和长征健儿;
就多达十几个番号和军序,号称十万之众的常备军。但就像是大多数承平日久年代的副作用和产物一般,在没有强大外敌威胁的情况下,久违转动的战争机器齿轮,也难免出现锈蚀、滞涩的问题。
作为客军的诸卫驻泊将士,或是来自内陆各道的长征健儿还好;因为有足够的流动性和交替频率,基本保持了平均水平线上的标准。而延边的镇戍子弟,要常年对付流窜边地、塞外的盗匪、小部。
但其他的地方军队/道州武装,就不免在长久的太平安逸中失之于弛废了。这要是放在往日的光景,倒也没有什么;反正也没有多少派上用场的机会;最多定期派人校阅和检点、整肃一二就好了。
但天象之变,让大唐的天下变得动荡纷纷,也改变了许多因循成例的事情;因此作为天下两京十六府中,屈指可数的几处驻兵重地之一;枢密院有意整顿和梳理卢龙都督府,多年形成的积弊痼疾。
而作为地方背景的兵马和本地形成的将门世家,也并不是那么情愿接受,来自朝廷中枢大刀阔斧的改变。他们固然不敢正面对抗朝廷的权威,但却能为自身的利益,在体制的规则内外进行争取……
因此,在这种中枢与地方的潜在博弈之下,产生了一系列的纷扰和暗流。之前那两支失联的讨伐兵马,就是某些人为了试图证明,地方有能力自行解决妖乱的态度;而被相继集结、派遣出去的。
而且,在第一支派遣的人马失联之后,没有及时上报朝廷;而是试图掩盖消息,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了第二支人马。然后等到第二支人马失联,应邀同行的暗行御史部幽州分司,也搭进去好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