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峰为了制造t51-b动力装甲,在日本足足呆了半年,直到一零年一月份才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
在第一台实验型动力装甲的基础上,藤田研究所的人大幅调整了整个装甲的火控系统,原有的设计受限于天顶商会自己的工业和电子技术能力,颇为保守,显得有些傻大笨粗,不求精细,但求耐用。
而这些日本人在搞清楚整套系统的框架后,开始大量使用他们自己的尖端技术,光是那台高性能的微型主控计算机就比天顶商会配置的要超出百倍的计算能力,而诸多的光学和通讯传输器件也都代表着日本最顶级的工业能力。
这可以看做是对周青峰付出原有方案的回报,也是寄希望于今后的合作。
当然,大量尖端设备的安装也带来了极高的售价,由于本身的研发费用就是周青峰全额提供,后期每台t51-b的造价也高达六百万美元,周青峰总共又购买了十二台,加上维修工具和配件,足足花了他一个亿。
基本上,售卖‘杰特’所带来的利润有百分之六十都填进去了。而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则用在购买设备制造振荡波发射器,还有就是给欧阳克在美国的研究团队提供经费。
足足四亿多美元,花的干干净净。
但十二台t51-b整齐的排列在藤田研究所的展览厅时,藤田秀次激动的不停掉眼泪,“这是我今生最荣耀的日子,我看到一种跨时代的装备诞生,过去士兵只穿一身军装就上战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所有十二台动力装甲都进行过伪装化处理,外表看上去都是土黄色,带着迷彩斑点。
有所不同的是,这十二台分为三种类型,标准型比较普通,有六台,大概两米三的高度,重达三百八十公斤,外壳是厚度为十二到二十五毫米的铝合金装甲,关键部位覆盖反应装甲,二十毫米以下口径的弹丸对它将无能为力。
火力型高大些,达到两米五,重达四百五十公斤,增加的总量全是装甲,一些重要部位同样用反应装甲再次加以保护,所以速度上会有所限制,测试结果表明,三十毫米机炮只要不是连续射击,是无法击穿装甲的,这个类型一共造了两台。
最后是侦察型,重量降低到二百八十公斤,没有反应装甲,只能防御十二点七毫米以下的普通弹丸,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了众多的侦察设备和通讯工具,而且是价格最贵的变种,光是它上面装备的六架小型弹射式无人侦察机,和附属设备就价值近五十万美元。
“周桑,你还满意吗?”藤田秀次笑中带泪的问道。
“对于你们的努力,我深表感谢。”周青峰主动伸手和藤田秀次握在一起,能将t51-b造出来,并进行改进,确实离不开藤田研究所的所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