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自危的殖民地官员、欧美各大财阀及印度本土的垄断托拉斯的幸存者,经过简单会商,做出派军队武力镇压的决定。
十八日,驻印英军和英印部队,全部被派了出去,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帮助下,对各地的*队伍进行了血腥屠杀和镇压,仅仅只是十八日这一天,印度全境就出现二十余万人的伤亡,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大量家庭失去亲人。
殖民地政府的血腥镇压,让印度人终于认识到英国殖民统治的残酷,激进的印度青年联盟、印度工农党和印度斯坦共和军先后发表通告,号召民众团结起来,以革命的暴力对付殖民者的暴力,印度全境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钢铁厂和军工厂的工人,在杀掉前来阻止的工厂高级管理人员后,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弹药,无偿供给起义军使用,各地纷纷成立了以起义军领袖为主体的民族自治政府,不过这更加刺激了殖民官员,立即针锋相对地颁布《紧急权力法》、《镇压*法》、《取缔非法煽动令》、《取缔非法集合令》和《戡乱剿匪通则》,印度全境陷入了一片战火中。
缅甸和马来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缅甸以信仰小乘佛教的缅族为主体,马来亚则以对政治不感兴趣的华族为主体,照理不会出问题,可问题是殖民政府采取了用印度的官员和军队来管理两地的决定,席卷印度全境的武装起义浪潮,很快波及到了两地,殖民地政府的英国官员担心印度军队会受到民族主义者的蛊惑,下令白人士兵包围印度军营,要求所有印度士兵放下武器,待事件平息后再重新上岗。
但是,印度士兵中却流传着英国人要把所有印度士兵枪毙或活埋、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恐怖谣言,于是,状况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印度兵,都举起枪,以武力进行坚决的反抗,占据数量上绝对优势的印度兵,很快便把包围他们的英国兵打得落荒而逃,随后印度兵冲出军营,杀到英*队的驻地,把英国兵全部干掉后,再冲向殖民地政府和官员的官邸,惊慌失措的殖民地官员,纷纷乔装逃跑,社会秩序和公共秩序随即大乱。
在这期间,只有提前进行了动员的华人企业和社区,在洪兴社及民兵自卫武装构筑的强大火力保护下,没有遭受什么损失,其他包括白人、黑人和当地缅族在内的民众,全部遭到乱兵的洗劫,英国的整个殖民体系几乎陷于崩坏境地。
相对而言,菲律宾的情况要好一些。
三三年六月,美国民主党人弗兰克.墨菲担任菲律宾总督,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费了很大的精力才消除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带给菲律宾的灾难性影响。这时候,美国舆论竭力赞成菲律宾独立,因为若是菲律宾是美国的直属殖民地的话,菲律宾人就可以自由移民美国,抢夺原本就很紧张的工作岗位,同时,菲律宾廉价的农产品和糖制品,也会抢占美国市场,于是舆论一边倒地赞同菲律宾独立,这样菲律宾就不再享受同美国进行自由贸易的权利,而完全被当做一个外国来对待。
三四年三月二十四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泰丁斯——麦克达菲法案”,规定三六年七月四日,菲律宾共和国正式成立,此后将限制菲律宾人移民美国,取消菲律宾的自由贸易权,但菲律宾的外交和国防仍掌握在美国手里,美国总统保有对菲律宾政府制定的宪法拥有批准权和否决权,对货币、铸币和进出口贸易法案拥有批准权与否决权,同时美国还保留干预菲律宾内政的权力,简而言之,菲律宾将以美国的卫星国的崭新面目出现。
三五年五月十四日,一部与美国宪法相似的宪法在菲律宾由全体公民*批准,并于当年在马尼拉正式公布施行,一力促成菲律宾独立的原总督弗兰克.墨菲摇身一变,成了美国派驻菲律宾的第一任高级专员,马努埃尔.奎松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奥斯梅那为副总统。
奎松当选菲律宾总统后,任命前美国陆军总参谋长、现任美军马尼拉军区司令的麦克阿瑟上将,担任政府军事顾问,正式组建菲律宾军队。至今年十二月前,已经编成六个菲律宾师,由于披了张民族自治政府的皮,菲律宾政府在控制力度方面要比英属、荷属殖民地政府好上许多。
但是,菲律宾的矛盾,并未因为奎松政权的组建而有所好转,由于美国对菲律宾的工农产品开始征收高额关税,使得工农业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许多农民和工厂主破产,大量工人失去工作岗位,沦为乞丐。
同时,由于农村大地主和权贵公然霸占土地,又或者利用放高利贷等形式巧取豪夺,土地兼并情况越发猖獗,进入三七年下半年,绝大多数农民都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沦为分成佃农和雇农,若是无法交租,就会被无条件地撵出租地,还会被政府额外施加劳役和罚金的处罚,矛盾异常的尖锐。
菲律宾的起义暴动,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于十二月十六日在菲律宾多个地方同时发起,“菲律宾工人协会”、“唐吴兰”、“萨尔达尔党”等左翼党派和组织,率领事先串联的工人和农民,攻占军火库和警察局,然后汇聚于政府大楼,杀死地方官员和议员,抢占城防要塞,短短数日时间,菲律宾全境二十多个城市,均通电宣布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倡导人人平等。
奎松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地主、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工人农民的暴动,将动摇现政府统治的稳固,于是在麦克阿瑟的建议下,没有奢望展开和平对话,而是立即派出部队进行无情的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