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二章 日新月异(2 / 4)

铁骨 天子 8406 字 1个月前

安毅点了点头,当时丁墨兰曾经向他做过详细汇报,记忆深刻。根据科学家们汇总的书面报告,安毅曾经私下评估过,这颗芯片的整体计算能力大约和前世因特尔公司于1972年推出的8008相近。

安毅前世在读技校时看过计算机的启蒙书籍,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认知。通过对比,他认为那颗芯片的内存寻址能力,达到了因特尔公司于1974年发布的8080的水平,当然,这只不过是计算性能相近而已。

相较于拇指大小的8008和8080,芯片研究所当时拿出的处理器芯片足足有整个手巴掌大小,面积达到8008和8080的十几倍以上,功耗与热量也要高出许多。

安毅知道这是受到时代与技术限制。所以没有要求太多。

无论如何,那总算是一颗可以用的八位处理器,终于让其看到个人计算机的曙光。虽然用这东西做出的计算机肯定又大又贵,但通过战争大发其财的安毅,刚刚通过“金牡丹计划”得到了大量黄金,又在与同盟国和轴心国的贸易中大发横财。手头不差钱,于是这颗芯片被定名为14081,也就是安家军建军第十四年后研制定型的8位芯片第一款型号。

以此设计的电子计算机,定名为为智脑四代计算机,同时附属支持装备也增加了打印机以及磁带机,大力提高了南华政府、军队和科研机构的自动化办公水平。

李厚霖继续介绍:“除了这颗可以正式拿出来应用的处理器外,当时我们的芯片研究所已经在研究更好的处理器了。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塞入更多晶体管,性能更强。体积更小的八位处理器,另一个则是十六位处理器。”

安毅笑着打趣:“听到这个好消息,当时我就给电子相关项目研发人员发下了奖金,从一千元到一万元不等,总共花出去五百多万。”

“是啊,当时我们这些研究员都乐坏了,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全国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也不过三十华元,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陈家瑛乐呵呵地说道。这位中国计算机学的抗鼎人物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这是一个典型的研究型人才。对于仕途不敢兴趣,当初就是他主动举荐李厚霖出任叙府研究设计院专门负责电子研究项目的副院长。目前他除了担任电子计算机研究设计院院长外,还兼任芯片研究所所长,但他通常都是把管理工作交给常务副职,自己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虽然过去四年了,但我依然记忆深刻!”

芯片研究所副所长王宣泽教授感慨地说道:“最让科研人员欢欣鼓舞的是,主席承诺最迟不过十五年时间,芯片研究所的相关成就与产品就会正式对外公开,同时这些研究机构也会公司化,到时候所有人都能拿到相应的股份。以我们对未来计算机发展应用的预测,一旦个人计算机得到普及,恐怕每一位研究员都会成为‘万元户’甚至‘十万元户’,由不得我们不快马加鞭大干特干。”

王宣泽是江南理工大学物理系毕业生,虽然没有留洋经历,但作为第一批协助海外科学家研究晶体管的科研人员,他的实践能力极强,同时他还在科研之余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物理学电子专著,理论知识并不比海归人员差,目前他还兼任四〇年成立的洛邑大学的物理学院电子系主任职务,可见其基本功之扎实。

“我们就是要想方设法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不能让搞科研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荒唐事情发生!不过这几年我们还得保密,不然让其他国家得到我们的研究成果,以其上百年的科技积累,一旦让其研究走上正轨,要不了多久就会追赶上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进度就会被破坏!”安毅摇摇头,言辞间充满了歉意。

由于需要进行科技封锁,现在所有投入实用的芯片、集成电路都只是小型工厂小规模生产的产品,虽然已经不是实验室手造的等级,不过成本还是比后世建立大规模晶圆厂与拥有完整流程生产线的产品高的多。

但话又说回来,尽管新型芯片与计算机的实际采购数量都不多,至由于南华人口基数大,需要用到的单位多,采购量依然多达万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同时为以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安毅穿着一身经过除尘处理的白大褂。跟随在李厚霖等人身后,来到了实验室中央的操作台上。

“这就是我们的新产品!”

李厚霖捧起半个巴掌大小的芯片,脸上满是神圣与肃穆:“今年十月,我们的芯片研究所终于攻克重重难关,把18082与18161两颗芯片做了出来。18082是八位数的终极版,集成了一万个晶体管,运算能力是14081的12倍左右。18161却是全新的十六位处理器,集成了3万个晶体管。体积还是同样的半个巴掌大。”

根据命名规则,18082自然是安家军建军十八年后八位芯片的第二款型号,至于18161,则对应十六位芯片的第一款型号。

安毅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伸出戴着白手套的手,拿起两颗芯片。凑近细细观赏,李厚霖则在一旁介绍芯片的相关数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