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大燕的爵位封赏(3 / 4)

从李元芳开始 兴霸天 4035 字 2023-05-15

多为功勋文武,为大燕建国立下汗马功劳。

朱武封定远侯、吴用封建安侯、凌振封燕陵侯、索超封雄武侯、徐宁封永嘉侯、张清封彰德侯、秦明封武安侯、史文恭封安平侯、杨志封天波候、呼延灼封靠山侯、关胜封寿亭侯……

后面又有五十八位“伯”,多为各部功臣,在统一天下的期间矜矜业业,为国尽力。

这还不是论功行赏的全部,宫中放出消息,朝廷还准备依西汉麒麟阁、东汉云台阁、大唐凌烟阁,将最有功绩的臣子列于其上,祭祀上天。

不过那要等灭了金国之后,再行封赏。

以上全为异姓功臣,还有皇族宗室。

现在的宗室很少,以致于九寺里面,宗正寺是最闲的,皇亲国戚人员少得可怜。

林元景一脉的家人,李氏一脉的家人,还有李清照一脉的外戚,那些远到八竿子打不着的不算,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就几百号人,嫡系皇族更是少得很,这也是朝臣要求多收后妃,开枝散叶的原因。

但李彦很清楚,宗室多了想要减少,那是千难万难,宗室少了想要壮大,那还不简单么?三代四代就可以枝繁叶茂,五代六代就能人数飙升,到时候成为朝廷的拖累……

这点大明朝无疑是反面例子里的典型。

朱元璋对待朱家子孙可是相当好,宗亲封爵除嫡长子外,诸子封亲王,亲王的儿子封郡王,郡王的儿子为镇国将军,孙为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玄孙为镇国中尉,五世孙为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授奉国中尉,并世袭。

洪武九年,规定亲王禄米五万石,郡王一万石,镇国将军赐田六十顷,以为永业,免除租税。

但这实在太夸张了,所以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又重定岁支禄米数额,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此外,国家还为宗室修建宫邸、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待遇。

后世史学界的评价,朱元璋的思路和秦始皇很像,想的都是朱家子孙能千秋万代,永不断绝,一直统治江山社稷。

后面的发展也有几分相似,第二代就乱了,幸运的是落在朱家手里,没有二世而亡。

不幸的是,“靖难”一出,朱棣即位后,解除藩王兵权不说,还加强了对宗室的限制和监视,形成了“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讲白了,开始养啥事都不干,但福利待遇高得要死的米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