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知道自己在走钢丝,也知道若一直僵持下去的结果很可能是对自己越来越不利。这次内阁可以拿朱放鹤升仪制司郎中的事情做文章,下次没准就是别的事情,这方面的主动权永远握在内阁手里的。
只要那几位阁老还在内阁占多数,只要自己没有换阁老的能力,那么少不得要疲于应付各种状况。百密一疏,千虑一失,自己总会犯错的,到那时自己肯定会被抓住不放。
所以这次朱放鹤前来当中间人,李佑痛快的接受了朱放鹤的好意,顺便提出自己的交换条件,以免夜长梦多。
临别时,朱放鹤又想起李佑担任真理报总裁官以来,在报上凸出卢阁老的同时,无形中将过半大佬都贬低了,然后还如此从容淡定,必然有什么依仗。所以他忍不住很好奇的问道:
“如果我今曰不来劝你,你打算如何?就凭这张真理报一直和其他诸公僵持下去?我知道你一定留了什么奇妙后手,可否说与我听?如果不便泄露,那就罢了。”
李佑很无所谓道:“有什么不能说的,真绷不住时,我便再次向诸公呈送约稿文书,恳求他们为真理报专栏撰文。大不了三请四请而已。”
“主动去求文?那正合诸公扬名之意,岂不就相当于你低头服软了?”朱放鹤大吃一惊道,这能是战斗力超强的李佑的抉择?
这种方式对别人而言,是很正常的选择,并不值得吃惊,任是谁面临四个阁老的压力都会如此。
但放在李佑身上就显出几分不正常,朝廷上下都知道,李大人是三不主义者——不低头、不服软、不服输,同时剑走偏锋计谋层出不穷。还好他有退路,大不了甩手不干文官,回老家当三品勋贵去,有救祖陵的功业,朱家怎么也得给他一份富贵。
面对朱部郎的诧异不已神色,李佑淡定的说:“服软又怎么了?我年纪小、官位低、资历浅、读书少,向诸公低个头求几篇文章,很奇怪吗?”
朱放鹤很坚决的点点头,“我可以告诉你,很奇怪,很出乎意料,没人想得到。”
目送朱部郎离开后,李佑站在太学门下略一思索,也步出成贤街,喊来马车去十王府。有些事情,也该确定下了。
李佑到了归德长公主府邸,在门官那里打听了一下,得知千岁殿下去了东安门内的少府,所以不在家中。于是他转身便走,刚出了路口,就遥望见那队有点夸张的仪仗,不是长公主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