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节 山东战役(2 / 4)

南阀 狂人阿Q 4769 字 15天前

冯玉祥怒斥阎锡山无本买卖做的好,他的表态给自己挣足了名望,可是让西北军很难堪。自己的表态显得太无力了。要知道西北军可是跟联省挨着的,而且山东又是在西北军势力范围内,坐视不理就说不过去了,让报纸一片责难。不得已冯玉祥只能再次发了一个通告,表示一旦联省有要求。西北军将不惜代价援助联省军,算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不过看情况,联省军是不可能向其他势力求援的。要是换了自己,能独立抗衡列强军队的情况下,也不会向其他人求援。这可是独自获取声望的最佳机会,哪里肯轻易让人。

中央军倒是没有直接的表态,但是蒋价石的态度也让人勉强满意,能要求日本退兵,这已经不错了,这证明中国各方还是一致的。都把责任推给了日本,是因为日本侵犯山东,中国才反击的。蒋价石也算是高明了,一点不提中国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袭击行动,只提起因是日本的原因,这点上来讲,他的政治智慧并没有因为下野而失去。

唯一态度模糊就是东北军了。此时他们地位尴尬,身为中国唯一跟日本亲密接触的势力,他们担心表态引起日本对自己的攻击,这可就得不偿失了。张学良跟日本人有国仇家恨,但是心中却始终清醒,日本人对东北的野心是多么炽烈,自己现在可决不能给日本人以口实,让他们在东北制造事端。要是他们把山东的手段用到东北身上,张学良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处理,抵抗日本吗?肯定打不过。有打得过的。比如联省军,但是那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请求支援吗,他们进东北容易,出东北可就难了。

所以东北军宁可忍受国人的责难。国人的责难动摇不了东北军的根基,可是日本人的入侵却会让东北军内外交困,他爹是死了,可留下这份基业,不能在他张学良手里丢了。自己不是不想打日本,而且是迟早要打的,但是却必须是东北军自己打,不能靠着别人来。必须自强才有出路,这是张学良的想法。

联省呢,在海陆上跟日本人双线作战,尽管占据优势,可是压力也是很大的。

联省的经济规模根本就无法维持长期的大规模战争,尤其是海战所消耗的资源比陆战还要高一个层级,粮食弹药还好说,可这燃油根本就不能自给自足,自从对日作战开始后,国际社会尽管没有应日本的要求对中国进行制裁,但是各主要国家都宣布了中立态度,尤其是美国,作为联省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他们切断对联省的石油供应,可是切中了要害。以联省的燃油储备,根本就无法维持三个月以上的高强度作战的。

同时战争对经济的破坏也是相当厉害的,开战以来,钦州和北海港口停泊的外籍船只就离开了一大半,严重影响了联省物资的出口,大量的工厂不得不减少产量。好在这时候社会各界都对战争表明了极大的支持态度,工厂停工但不裁员,工人减薪却不闹事。要是换做美帝的国情,到是真会给赵泽勇造成很大的困扰,一旦跟别国打仗,美国工人一旦受到影响,就开始闹事,上街游行,逼迫政府,不管是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美国人都这德行,要不是美帝底子厚实还真是撑不住。

所以赵泽勇是有今早结束军事行动的期望,海战一时半刻还无法结束,那就只能从陆战想办法,相比海军,联省在山东可以说优势更大。随时可以调派更多的军队过去,武器弹药根本不缺,当地老百姓也都支持,天时地利人和基本上都不赖,战斗力也不差,这样都打不赢,才见了鬼了。

所以李宗仁很快就收到命令,要他加快山东战役的进程。

此时李宗仁才刚刚突破日本人的第一道阵地。日本人继承了德国人的防御设施,相当的难对付。轰炸、炮击,最后是出动了装甲部队才拿下了日本人防守的第一道阵地。日本人野战的战斗力不清楚,起码这防御的能力,就比英国人强了不止一点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就是死撑硬扛,可是日本人就是能扛,死都不撤退这点上,让人不佩服都不行。看到夺下来的阵地上。没有一个活人的惨状,李宗仁就知道,中国的这个邻居绝对是一个劲敌。

很快李宗仁收到了赵泽勇发来的,要求他尽快的清扫日军,结束山东战役。李宗仁是一个头两个大。自己好像运气总是不好,总是接到十分难办的任务,打英国人的时候,自己是去丛林里,好容易到了长江,自己不过是给唐宇纵打配合的。这次好容易逮到了主攻任务。尽管也是一个副战场,是跟海战场配合的另一个战场,可好歹自己能够主掌一切了。

但是现在上面又开始干预了。李宗仁最反感的就是上面直接干预战事,历史上的教训太多了,赵王干预廉颇,有了长平之战。燕王干预乐毅,有了即墨惨败,就更不用说宋皇帝干预岳飞的惨剧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