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一、有违犯
壬一、染违犯
前面一条戒是众生有希望我们应该随顺,这个地方是说众生的身口意有功德我们应该赞叹。这当中分两科,先看辛一、有违犯,这当中先看壬一、染违犯,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怀着嫌恨嫉妒之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这个指的是意业,就是这个众生他真实有戒定慧的功德。有些人他一出生就欢喜持戒,戒波罗蜜的善根强;有些人他就欢喜禅定,内心容易寂静;有些人他广学多闻,他有智慧、有戒定慧的功德。
我们不欲显扬,不把他赞叹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誉是指身业,这个众生他的威仪特别庄严、举止也持别安详,我们也不称美。在口业方面,「他实妙说不赞善哉」,他能够善巧说法,身为一个菩萨也不去赞叹善哉,这样子菩萨没有随喜功德,就犯到菩萨戒法。
壬二、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
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不加以显扬是非染违犯。
这条戒随喜功德的意思是说,我们在摄众生的时候,一个初心菩萨他的信心薄弱,他身口意有功德,如果我们不加以赞叹随喜,他很可能就会因为这样而退失道心,他的功德不能增长广大,所以随喜功德会给众生一种信心的加持。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开缘有九个因缘:第一个「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对方是少欲知足,我们只要表达自己的心意就好,就不要去显扬他,因为他本身不喜欢被显扬。
「若有疾病」,菩萨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我们今天不显扬是对众生的一种对治。「若护僧制」,为了遵守僧团或者常住的制度。
「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对他种种的赞叹随喜,可能会引起一些杂染的过失。什么过失呢憍举,产生憍慢高举。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古德的开示:如果一个初学者,我们尽量不要在大众当中显扬他的功德、或者显扬他的过失,这对他不好,所以随喜功德可私下,因为你在大众当中把他的功德说出来,一个初心的学者很容易产生高慢,一个人高慢心生起的时候,他的功德就会退失掉,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要遮止憍慢高举的过失,可以不随喜赞叹。
「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他内心好像有戒定慧的功德,事实上是表面的,他没有真实的功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这是身业,身业好像是威仪很好,事实上是不真实的;「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这是口业,他讲得很好,但是佛法的内容是似是而非。
「若为降伏诸恶外道」,就是说邪见外道,虽然他也有一些善良的功德,以人天的角度来看,外道也做一些种种的善业,但是我们不加以赞叹,因为赞叹的结果会让外道更增长他的邪见,让众生对外道的认识更加模糊,所以对于外道的功德,佛弟子不加以赞叹,因为避免产生邪见。
「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他正在说法,为了尊重说法仪轨,我们等到说完法再赞叹。以上的十一种因缘皆无违犯。
这一条戒的重点在对治嫉妒心,嫉妒心就是「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忧戚为业」,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安住在一种无明,我爱执,我们总是认为在剎那剎那生灭的心识当中,有一个常一不变的我,所以在跟众生接触的时候就爱着这个自我意识、我,就是所有的众生都是以你为主。
所以我们就会认为,所有的荣耀都应该归于我的,如果这个荣耀不幸出现在别人的身上,我们就嫉妒破坏。佛陀告诉我们:应该以随喜功德来对治这个嫉妒。
在《譬喻经》当中佛陀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大商主,这个大商主带了很多商人要去远方做买卖,要经过一个广大的草原,在草原走了几天以后因为天色昏暗不幸迷了路,迷了路以后三天三夜见不到草水饥渴将死,这个大商主这个领队是一个有智慧的领队,他就作如是思惟:这个时候在草原当中,我再这样走下去,所有的人都要死掉。
他就思惟「树一定有树神」,他向树神祈祷、祈求,他就领着所有的商队来到一棵大树,把这棵大树围绕起来,就向大树顶礼:树神,伟大的树神!请你慈悲,我们现在迷了路,我们三天三夜都没有东西吃,饥渴将死,请你慈悲加持我们。
祷告以后,这个树神被他们感动就现身,现身以后树神说:你需要什么呢?我们现在需要饮食的资助。树神说:饮食是很简单的事情。树神左手食指一指(呵),就出现很多饮食出来,众商主很高兴的把这个饮食吃完。
当然一切法因缘生,任何的过失、任何的功德背后有它的因缘,这些商主就问说:尊神,你这个手指头怎么会出这么多饮食,这个手指头这么好用呢?这个树神就说:我前生是一个磨镜子的工匠(以前镜子是用铜做要磨),我磨镜子不是在家里面磨,我是在城门外面磨镜子,磨镜子的时候有比丘托钵问我说:今天哪里有斋会、有法会得到饮食?我右手继续磨镜子,左手就往那个方向一指:那个地方有饮食。比丘靠我手指的方向去,就得到饮食了。
因为我这个手指头经常指出饮食的方向(哈),所以我今天这个指头就特别好用,就出现美好的饮食。这个因缘所生法是说,其实这个比丘吃到饮食都不是这个工匠准备的,他根本没有准备饮食,他没有准备饮食,但是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对于别人的功德产生随喜。
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说:有人出现了火把,我没有火把,但是我对这个火把内心释放一种随喜的心,诶,这个火把就跑到我身心世界上,世界上的因缘是这样。就是说他出现一个功德,我对他释放随喜,这个功德有一部分会跑到我的身心世界。我们讲「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这个地方是讲修善。
誓修一切善,当然这是一句话,但是诸位要去实践的时候,你发觉这件事情不容易,所有的善法要完全修学、所有的波罗蜜都要成就,绝对不是一生能够成就的。我们今生可能有些人偏重持戒,有些人他持戒很容易,但是你要他修定、要他研究经教有困难;有些人智慧高,但是你要他修定有困难:所以我们在成佛之道的过程当中,每一个人在修习功德各有偏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我们能够成就一部分的功德,但是有的功德没办法成就。
怎么办呢?我们就随喜,我们看到别人的身心世界有功德,我们随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得到这个功德的加持。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在恒顺众生以后要随喜功德。
所以你看《华严经》上的随喜上:「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它这个随喜是随喜五乘的功德,你看十方一切诸众生:慈济是修人天善法,我们身为出家人当然不方便去盖医院,但是我们能够随喜;南传佛教修无常、苦、无我,修我空观,诶,我们也随喜,我空观能够解脱三界的生死;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到十方世界用种种的波罗蜜广度众生,我们现在只能够在佛堂拜佛,但是我们也可以随喜。
就是说我们自己在成佛之道不要给自己造成障碍,为以后的修学佛法要铺一个通畅的道路。在佛法上说:假设有人诵《法华经》,你内心生嫉妒诵《法华经》没什么了不起,好了,你以后诵《法华经》就有障碍,就是障碍重重,「诶,奇怪,我今天要诵的时候事情特别多,这个经文诵了半天,看了批注还是不懂」,就是因为你有障碍,嫉妒,你嫉妒的结果,你跟这个法就结上恶缘,因为他今天是修行一个功德法,你今天的所缘境是一个法的所缘境,你不是针对这个人。
所以我们对于别人的功德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要依止你的无明来嫉妒,那你自己给自己障碍,对他来说别人没有什么伤害;第二个、我们采取随喜,我们跟这个佛法结下善缘,而且众生也得到鼓励。所以这一条戒就是在利行的时候,我们在恒顺众生以后要随喜功德。前面是依止人的摄受,这个是对所有功德的一个随喜赞叹。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我们回答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