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话说:“兄弟有大小,叔侄无老少。”因为兄弟是按年龄排列的,而叔侄却不是按年龄,而是按辈分排列的。
之所以会出现辈分和年龄的悬殊差异,是农村特有的背景形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过去传宗接代观念极强而又崇尚“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农村生育往往过多,兄弟姊妹五六个的极其常见,七八个以上的也不足为奇,积得“五男二女”往往令人羡慕。
这样一来,兄弟姊妹中的老大与老幺年龄就有很大的悬殊,加上过去农村又流行早婚早育,有时甚至儿女已结婚,而母亲却还在生育,于是就出现了叔侄同岁、甥比舅大的现象。
如此逐辈相错,辈分与年龄的差异就越来越大,亲族之间尚且如此,非亲族之间的悬殊就更大了。
二是过去农村宗法观念极重,又是礼仪之邦,非常注重辈分称呼。宗法观念也使农村不可能像城里人那样多以官职或“师傅”、“先生”、“女士”之类的相称,于是就派生出各种各样的称呼。
从汉语称呼的多样性中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像与父母同辈的称呼,男性有伯父、大爷、叔叔、舅舅、姑父、姨夫、表叔等等;女性有伯母、大娘、婶子、妗子、姑姑、姨妈等等。
而英语中就简单得多,男性用一个“uncle”、女性用一个“aunt”就包括了以上所以这些称呼。
三是过去农村重农轻商,恋土重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口流动极小,千百年来同村居住,致使彼此辈分称呼世世沿袭,代代相传。
“那我该怎么叫你呢。”
景婷奇怪地问道,让这么一个比自己父亲还要大的人叫自己婶婶,景婷都不知道怎么回应了,叫他老伯还是叫他侄子,好像都不合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