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剪辑(3 / 4)

说起来,剪辑师在香港电影圈的地位,就和编剧差不多,权利都被导演极大的侵占了,很多香港电影,都是导演亲自动手剪,然而在好莱坞,很少有导演亲自动手剪片,一般都是和剪辑师合作。

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各有优缺点,导演自己剪辑,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影的艺术统一性,而剪辑师剪片,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影本身。

剪辑可以很神奇的让一部电影有更完美的呈现,它本身也是艺术,如何将众多素材排列组合成一个精彩的故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掌握这样的技巧,而且导演很多时候都有执念,对自己拍摄的镜头念念不忘,舍不得放手,当局者迷,效果反而不好。

据沈冲所知,按照好莱坞的正常规矩,剪辑师一般不能出现在拍摄现场,只能看到最后的素材,杜绝导演拍摄过程中的决定对影片最后剪辑产生影响。

沈冲比较喜欢好莱坞的这种分工模式,导演权利太大,系电影质量好坏于一身,未必是好事。

谭家明资历够老,水平又好,以他为主,许鞍华为辅,配合的很默契,剪辑进展颇为顺利,起早贪黑的辛苦熬了十来天,终于完成了粗剪。

粗剪版本的《疯劫》有两个多小时,沈冲仔细看了一遍,虽然因为缺乏配乐,整体气氛不足,但叙事流畅,风格凌厉,比记忆里的《疯劫》质量明显高出不止一筹,不由的大喜,连声赞叹谭家明的剪辑功力。

“许鞍华拍的好,沈先生你又留了这么多素材,要是剪不好,我就没脸混这口饭了。”谭家明自己也很满意,他的扑克脸难得露出了笑容,说道:“这是我剪的最好的作品了。”

“我都不敢信这是我拍出来的东西。”许鞍华也很激动,她再次感谢沈冲,“多亏了沈先生的大力支持。”

粗剪完成后,沈冲特意打开系统,看了看试炼任务进度表,已经完成88%了,想必把配乐搞定,再剪辑成最终版,试炼就算大功告成了。

许鞍华把林敏怡请过来做配乐,用了几天时间,试着录了两段,然而效果不太好,她虽然编曲技巧不俗,但没有给电影配乐的经验,无法烘托电影想要的悬疑紧张的气氛。

而且林敏怡马上要去新加坡举办钢琴独奏演出,分不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重新给电影配乐。

沈冲考虑了一下之后,打电话给台北的张艾嘉,让她出马,请罗大佑来帮忙救火。

罗大佑的音乐才华毋庸置疑,之前已经为电影《闪亮的日子》创作过数首歌曲,对电影配乐应该有些经验。

在沈冲的记忆里,罗大佑曾为很多电影做过配乐,像《搭错车》,《海上花》,《阿郎的故事》,《滚滚红尘》等等,风格各异,但都非常的出彩,他对罗大佑为《黑社会》做的配乐印象尤其深刻,老了还能做出那么契合电影风格的配乐,创作力最旺盛的年轻时代没道理做不出来符合《疯劫》要求的音乐。

不知道是张艾嘉的魅力感召,还是罗大佑对电影配乐很有兴趣,总之第二天,他就和张艾嘉联袂来到了香港。

沈冲把罗孚叫过来做司机,亲自去启德机场迎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