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佳人(1 / 4)

香港,中环,于诺道中l号,富丽华酒店顶楼的旋转餐厅里。

沈冲坐在靠窗的角落里,无视外面美丽的维多利亚港口夜景,而是埋头看最新一期的《远东经济评论》。

他收购这本杂志后,一直按兵不动,从没插手过,一方面杂志的质量确实够硬,另一方面,有关未来经济的信息,他知道的很多,随便说几句,都能让很多人一夜暴富,但何必呢……这世界已经改变了很多,再推波助澜的狂扇翅膀,对以后不利,再说了,他收购《远东经济评论》,可不是为了指导别人致富的,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候,撼动市场用的。

所谓大言稀声,平时说的越少,关键时候越有分量。

而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下手对象,来磨砺这本刊物——在这一期的《远东经济评论》里,有一个大篇幅的专题报道,内容是佳宁集团的神话。

沈冲去年如彗星般横空出世,被成为“沈财神”,然而他的产业大都在美国,在香港本地,除了玩具之外,再无作为,所以真要论1979年香港,最炙手可热的商业巨子,他最多排个第三,前两名,一个是收购和记黄埔,开创华资收购英资集团先河的李嘉诚,另一个,则是佳宁集团的陈松青。

根据专题中的报道,陈松青原本在新加坡任土木工程师,在当地破产后,19年到了香港,最初是地产项目经理,1975年,他自立门户,创办了一家地产公司,以0万的价格买了一块地皮,一年后,以0万的价格卖给了香港相关政府,大赚一笔,由此挖到了第一桶金,1977年底,注册成立了佳宁集团公司,开始投资旅游、地产、饮食、酒店等不同行业,到了1979年,佳宁集团的资产,仿佛吹气球一样暴涨,大动作不断,成为香港商界瞩目的焦点

比如1979年9月,佳宁集团在赤柱一口气推出八幢复式豪华住宅别墅,每幢售价高达ru0万港币,比市价高了倍多,居然在短短数天内,销售一空,轰动全城,当时刘婶都颇为心动,特意跑去赤柱观摩那些别墅,打算投资,最后犹豫再三,还是舍不得钱,才最终作罢。

到了月,佳宁集团又以puu多万港币的代价,一次性购买了清水湾道上的16幢别墅,再创该批地产楼价的最高价格记录。

这个新闻还没捂热,佳宁集团再爆大手笔,收购了位于尖沙咀加拿芬道上的京华银行大厦,而且交易过程极为夸张——这栋楼的市价在一亿上下,卖家股东开会讨论,是报价4亿,还是伲?正在纠结,佳宁集团就直接给出了ur亿的天价,比卖家的心理价位高出一亿多

这种不拿钱当钱的气魄,连沈冲这个穿越的土豪都自愧不如……

在年底,佳宁集团又玩了个大动作,月3l日,以每股u港币,总值478亿的价格,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成为控股大股东,而这家公司的股票,在之前两年里,每股最高价格不过5港币。

事情还没完,元旦过后,l月10日,陈青松再度出手,以98亿港币的价格,从置地集团手上收购了金门大厦,这庄交易比收购京华银行大厦更令人咋舌,金门大厦是香港地标性建筑之一,而置地集团在一年前,也就是1978年月份,从怡和洋行那里收购它的时候,价格才15亿而已,短短一年,就赚了亿多……

佳宁集团和陈青松的连番大手笔,让沈冲白手起家的传奇,为之失色,加上他从黄山归来后,转入低调,不接受任何香港媒体的访问,十月之后,更是在内地和美国之间奔波,所以整个下半年,香港商业和经济媒体的报道,几乎全都集中在陈青松的身上。

看完充满溢美之词的报道之后,沈冲合上杂志,把它卷起来,轻轻敲着手心,思量着如何最大化的利用佳宁集团。

佳宁集团是ru年代初,香港地产泡沫生产出来的恶之花,它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沙堆上的城堡,是一个光鲜靓丽的海市蜃楼,两年后,当地产泡沫破灭,佳宁集团破产的时候,涉及金额超过uu亿港元,光政府诉讼费用就用掉了亿l千多万港元,号称香港第一大案,是后世研究香港商业活动的经典案例。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眼下风光无限的陈青松,正是完美的踏脚石,如果沈冲能在关键时候,发言戳穿佳宁集团的泡沫,以后他再说话,就没人敢不重视了……

正想的入神,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

“沈先生?”

沈冲抬头一看,只见一位梳着短发,穿着红色的连衣裙,戴着墨镜的年轻女子,站在桌子前,他呆了呆,才反应过来,连忙站起来,道歉道:“邓小姐,不好意思,在想点事情,都没注意到你过来了。

“你换了发型,一下子都没认出来。”沈冲一边说着,一边走过去,帮忙拉开椅子,说道:“请坐。”

“谢谢。”邓丽君坐下后,笑着说道:“我妈妈不喜欢我在美国留的大波浪,所以回台湾的时候,就剪掉了。沈先生来很久了吧?让你久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