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草根英雄(3 / 4)

血战英雄 兵不血刃 6454 字 18天前

他曾在他的回忆录中表示,“之所以讨厌人,根源在于他们采用列宁主义(领袖集权)的方法,不在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三个月后,李光药转到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并于1949年毕业,获得“双重第一荣誉学位”,1950年6月在伦敦获得执业律师资格。

但观这段李光药的成长历史,完全就可以看出在他的身边几乎就已经找不到任何华人的文化痕迹了,他基本上也就是前文所定义的那种典型的海峡华人,自然也就不奇怪他为什么总是死死要抱住英殖民的大腿,从而奠定了他日后在南洋的政治地位。

不过,说实话这个人也着实务实的紧,当年英国佬日落之余他紧紧抱住了大腿,从而让他能沾点英然后随着美国的崛起,他又紧紧地靠了过去,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南洋的华裔大众就成了他依靠的基石,而悲情的草根英雄林清祥也就成了他梦寐以求的踏脚石。

在50年代初,20出头的林清祥成为马来西亚工人运动的领袖,组织了一系列罢工和工会运动。

当时在马来西亚的华裔中,李光药代表了在英国教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和职业阶层,奉行社会民主主义,构成运动中的温和派或右翼。

而出身草根的林清祥则代表了工人和下层民众,政治纲领中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代表了运动中的激进派和左翼,怎么都不可否认从支持度上来说年轻的林清祥要远胜于连中国话都说不明白的李光药。

但偏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无人知道林清祥和李光药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李光药是如何说服和接近林清祥的,又是如何取得了他的信任,让人惊讶的是林清祥异常大方地将李光药带进了华裔大众之中,然后还在1954年11月跟李光药联合成立了一个为民族民主革命而奋斗的联合阵线–狮城人民行动党,这一合并其实也就等于年轻的林清祥将自己的政治根基也交到了李光药的手中。

仅仅过了二年的时间,由于华人势力在林清祥组织下在马来西亚越来越强盛,英殖民已经有越来越压制不住的迹像了,在马来西亚的议会中华人一度甚至都占据了近百分之五十的票权,在日不落帝国深深知道迟早要退出南洋的现实下。1956年英国殖民当局和一个由13人组成的狮城各界代表团在伦敦商谈从自治到的宪制安排,林清祥和李光药双双与会,是代表团中最耀眼的明日之星。

林清祥是典型的魅力型政治领袖,他的亲和力和演说才能,尤其在大政治集会和基层动员的场合。是李光药难以企及的。和当时很多亚非国家运动的领袖不一样的是,林清祥一直在中文学校读书。没有西方教育的背景。也不是殖民地本土精英,然而他却是一呼百应的草根英雄。

正是通过他,李光药的政治集团才能和占马来西亚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华人发生联系,使得人民行动党成为一个群众性政党。

让人奇怪的是,按理来说林清祥在华人中的声誉和地位绝对比李光药要强很多,可是在1959年狮城后的大选中李光药成为自治后第一任总理并组成人民行动党政府时,紧接着党内左右两派的政治分弃日益尖锐,林清祥为首的左派于1961年退出政府和人民行动党,另组新加坡社会主义阵线。成为左派反对党。

但也正是在这之后,在很多人的眼里似乎林清祥已经完成了他的政治使命,他如果再继续的存在就会成为很多人眼里的钉子,于是想当然林清祥的政治生涯很快就在冷战和世界革命的背景下悲剧性地终结。

1963年2月,英国殖民当局和新马两地的政府联合发起名为“冷藏行动”的大逮捕。把100多名社会主义阵线的主要领导人和骨干投入监狱,罪名是充当马来亚的外围组织,企图和国际里应外合。颠覆狮城政府,把犯下狮城变成“亚洲的古巴”。

1969年林清祥发表了一个声明,表示世界运动由于中苏分裂而失败,他从此放弃政治活动,此后他获得释放,但条件是必须离开新加坡,前往伦敦。这实际上是变相流亡。他在伦敦一直住到1979年,狮城政府才准许他回国,一直到他于1996年去世。

这就是文风所知林清祥的生平,并且他还注意到在他生平的政治生涯中,所遇到阻力非常关键的几个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英殖民,排在第二位的才是李光药和马来西亚当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