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王朗对吕布尚有抵触情绪,听到华佗的话,王朗心里不禁生出一丝温暖。在随后的日子里,王朗一点点地感受到吕布的伟大远见,感受到吕布对他的器重,日渐对吕布忠诚起来。
对于王朗儿子王肃的培养。吕布并不插手,因为王肃靠着父亲的培养,完全可以做到历史上的成绩。
王肃在学术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借鉴《太玄》儒、道兼采的做法,融汇今古文经学两派的学说,为己所用,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来阐释儒家的理论,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逐步形成具有一家特点的学术和治国思想,号称王学。
王肃把道家的思想融合到儒家的学说之中,又遍注众家经典,目的是借儒家学说的传统影响力,宣扬他自己的安邦治国的思想,在当时面对三国鼎立,亟待统一,安定天下的局势,也需要一个统一的认识,一整套具体的措施。所以,在王肃的奏议和伪造的《孔子家语》《孔丛子》中,煞费苦心地进行设计。在他的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礼义道德的问题,其次才是人君的作为和人才的选拔与任用。
王肃的一系列思想里面,有几点,颇为吕布属意。
“人之可使,以有欲也。故欲多者,其所得用亦多;欲少者,其所得用亦少矣。”(《孔丛子?陈士义》)统治者应当尽可能顺应人们的,发挥他们的才能,创造一个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环境,这对东汉末遭受战乱、陷于民不聊生境地的老百姓,显得尤其重要。
“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为者也;能有名誉者,必无以名誉者也。达此,则其利心外矣。”(《孔丛子?抗志》)如果国君首先去其利欲,以免伤民,则天下、名誉皆可得,如果继续贪多索求,嗜欲无厌,不仅一统天下不能得,名誉丧失,还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动乱。
吕布详加了解后,发现王学可比后来的玄学积极太多,所以他很期待小王肃将来的成就。
ps:我在上个月就写了几万的存稿,然后我就把他们全部上传,设定为定时发布,后来再回头读存稿,实在忍受不了,决定要大修,可是定时发布的章节已经无法删除,纵然是可以修改章节里面的内容,却无法更改章节名,而我修改后的可读性增强的章节已经是面目全非,已经完全没办法用之前的章节名,这样也会造成你们阅读的障碍,思前想后,决定还是用旧稿子,十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