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留在南日岛一个营的兵力,继续南行,然后又攻下湄洲湾外的湄洲岛,湄洲岛位于福建的“黄金海岸”湄洲湾口的北半部,全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娥眉,故称湄洲。全岛陆域面积十五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六十里。湄洲岛离大陆仅二海里,东距夷洲台中仅七十海里,离厦门一百海里,北抵福州马尾港七十海里,也是一个紧要之地,在此地留下了一个营的兵力。
然后就是这次迂回取夷洲的沿海终点,金门岛。
金门位于福建东南海上,扼厦门咽喉,屏障闽、粤地区,此时称为“浯州屿”,面积约一百三十平方公里,在这个时期是个荒岛。直到西晋时中原兵乱,共有苏、陈、吴、蔡、吕、颜六姓家族因躲避战祸移居金门。唐代朝廷在泉州设置五个牧马场,浯洲为其中之一,陈渊任牧马监,此为金门岛上设置行政机构之始。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萧十二姓随陈渊入岛开垦,陈渊因此而被尊为“开浯恩主”。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沿海,共设五卫十二所,金门守御千户所为十二所之一,下辖峰上、管澳、田浦、陈坑四个巡检司,后又增设烈屿巡检司,因金门固守福建东南海口,取“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得名金门。南明隆武元年,郑成功自烈屿湖井头登陆,奉明太祖灵位,大会明朝武群臣于巡检司城,自此以金门为后勤基地,展开北伐南京,东征台-湾的事业。南明永历十五年,郑军由金门料罗湾码头出发,从台南鹿耳门登陆,仅十一个月就将据台的荷兰人驱逐回国了。
金门距离厦门仅有十八海里,谁能料想竟然能被国-民党军队坚守几十年,可见金门很适合做一个军事要塞。周瑜在金门派驻两个营的兵力,开始建设军事要塞,拦截过往海商,收取过路费。
周瑜的海军随即开始攻打这时被称作澎湖屿的澎湖列岛。
此时已有一小部分汉人东渡海峡,到澎湖从事打渔、捞贝和耕种。澎湖距离夷洲只有二十几海里,天气晴朗时可以将对岸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这些汉人跟夷洲岛上的土著建立了联系。
在精美的陶瓷、丝绸、茶叶和金银珠宝的诱惑下以及国家忠义的鼓舞下,澎湖的汉族移民迅速归顺了官军,他们带着周瑜的水师前去嘉义(这时夷洲没详细地名,便按照吕布的手绘图上的名字)找寻已经在此垦荒的澎湖移民,让已经跟夷洲上的土著熟悉并且通了语言的澎湖人做通译,用精美的丝绸等稀罕物换取土地。
吕布虽然身在洛阳,每天等待处理的军国大事有很多,但他还紧张地关注着周瑜水师的进展,尤其当周瑜兵进澎湖后,他更要求周瑜五天一次飞鸽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