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叛乱似乎引爆了帝国团结表象背后的矛盾。
在战争初期,强烈的爱国主义浪潮席卷了整个德意志,那时候的德国是专注的,政府军队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德意志民族特有的纪律性和铁血精神被发挥得无以复加。不过当战争被拖入持久战的节奏,团结被破坏了,帝国出现了杂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起初微不可闻的杂音渐渐汇成足以震撼整个德意志的地震波。
在矛盾激化之前,帝国已经有过海军与皇帝的交锋、社会民主党与容克政府的交锋和陆军与德意志文官政府的交锋,这些势力大体上还能保持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因此帝国在战争的同时,其内部派系力量也在重新分化整合。
这些嬗变并不在阳光下,如果可能,除德国工人党之外的帝国政治家们宁愿在背地里完成对权力的斗争和妥协,但是基尔叛乱却揭开了帝国的阴暗面,激化了各种势力的矛盾,让帝国派系分分合合全部暴露在阳光下。
对于基尔叛乱,皇帝和他的保皇党坚持果决而有效的镇压,以雷霆手段消灭帝国布尔什维克实力,但是实际掌握帝国权力的最高司令部对于叛乱实力却态度暧昧,他们一边惺惺作态地渲染基尔叛乱的规模和影响,却又让平叛部队裹足不前。往日与皇帝水火不能相容的海军此刻意外站在皇帝这边,要求尽快解决基尔叛乱。倒是帝国皇帝不相信海军,甚至认为海军在此次基尔叛乱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五月末的德国,有能力主宰帝国未来走势的各方势力纠缠在了一起,于是来自最高司令部、夏洛腾堡宫、海军部和地方卫戍司令部电报满天飞,自相矛盾的命令纷至沓来而且一日三变,让平叛部队无所适从。
从东线扯下来休整的汉诺威掷弹兵团原本在梅克伦堡附近休整,基尔暴动的消息传来后。最高司令部作战处命令他们搭乘火车,向基尔运动,配合梅克伦堡预备役师进攻基尔。扫荡和消灭盘踞在基尔外围的叛军和暴徒。海因特台尔曼上校欣然率领他的汉诺威掷弹兵团坐上陆军部派来的火车,不过还不到半天时间,最高司令部作战处就修改了命令。下令他们原地待命。
海因特台尔曼上校的汉诺威掷弹兵团在梅克伦堡西北,距离基尔仅有八十公里的地方停下。这时候,新的命令下达了,夏洛腾堡宫委任帝国海军战神海蒂西莱姆担任基尔戡乱司令部总指挥,海因特台尔曼上校的汉诺威掷弹兵团被划归西莱姆上将的指挥体系下。
虽然让一位海军上将指挥他的掷弹兵团让海因特台尔曼上校略微有些不痛快,但是对方是海蒂西莱姆上将,是德意志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倒也不会让海因特台尔曼上校生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忧心基尔叛乱会影响前线战事,进而扩散至全国的海因特台尔曼上校满心期待来自海蒂西莱姆的指令,不过在那之前。最高司令部作战处发来很隐晦的命令:
“汉诺威掷弹兵团指挥权交由海蒂西莱姆上将和他的基尔戡乱司令部,但是务必随时向最高司令部报告情况,如果基尔戡乱司令部最新命令与柏林命令相左则务必以最高司令部命令为基准!”
德国是一个强调纪律性的民族,老实说,最高司令部的命令让海因特台尔曼上校有些无所适从。既然指挥权已经交给海蒂西莱姆上将和他的基尔戡乱司令部。海因特台尔曼上校有什么理由不追随海军上将的命令,最高司令部难道不知道这是在裸地破坏军队规矩,为后来者开一个不好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