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喝完酒之后,轻声对韩碧儿说道:“我打算以江南商会的力量,在广南和安南大力推广桑蚕业,由咱们提供嫁接桑苗及先进的养蚕技术、交给当地百姓来种养,和养蚕户签好契约后,甚至可以给养蚕户提供一笔启动资金。等他们产出蚕茧后由咱们按价统一收购,统一加工。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丝绸的加工成本,得到成品后。咱们再以通过广州、钦州的港口,向海外倾销。”
韩碧儿听了他这个构想,瞳孔不觉放大了,一直以来,杨逸的心思都是放在朝堂上,很少关心家中的产业,现在他不出手则已,一手出就吓人一跳;
这种给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再以保底价收购产出的方式极具诱惑力。无论是对商家,还是对农户,都有好处;
商家不用担心原料的来源了,而且集中加工能大大降低成本;
农户也不用担心价格浮动带来的损失了,价格早已定好,你养出多少就能赚到多少钱。
如果以这种形式推广的话,只要资金充足,两三年内就能让广南、安南的坡地上长满桑树。
而就资金方面,整个江南商会加起来。资本绝对超过了亿贯,而且杨家在日本还有两个银旷没有开采,资金根本不是问题。
再有杨逸手中的权力护行,避免了来自官方的干扰。那么……………想到其中的巨大前景,韩碧儿握着杯子的手都有些发白了;
从种种举措看来,杨逸根本不象是在经营一家的产业。也不象是在经营一个商会的产业,而更象在经营一个国家。
杨逸接着说道:“一但从琼州学来棉纺技术后。同样成立一个棉纺商社,棉花推广也要采取这个方式来进行。到时我会让朝中一些官员加入进来,以便商社能更快地壮大起来。”
关于拉拢朝中官员入伙这一点,韩碧儿以前也听杨逸约略提到过,她虽然不知道杨逸要干什么,但此事对商会有利有害,不得不说个清楚。
“爷,朝中官员加入,很可能会对商会的运作造成一些困扰,最为担心的是这些官员会对商会的经营指手划脚,到时只怕会出乱子。”
“你放心去做,谁敢多事,我让他到北海放羊去。”
有了杨逸这句话,韩碧儿再没什么可说的了,别看这位爷现在象闲人一样游离于朝堂之外,他要跺跺脚,整个大宋都得震三震。
清娘一边抚琴,一边听着俩人有一句没一句的交谈,这些事情她不太清楚,但有一点清娘却是听出来的,自家杨大哥扫平北方和西域后,似乎又把目光投向南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