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笑城自然是做这台北战役的总指挥,只是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伪军迷,自认军事指挥能力比不上科班出身的郑逸、萧奈等人,玩一些大战略还可以,具体到战役的细节处,怎么调兵遣将,怎么火力优化布置,怎么支援友军,怎么抢占山头高地,怎么打蛇七寸,他就显示出与这些专业人员的明显差距,如果不懂装懂乱指挥,很可能造成部下们不必要的伤亡,也影响到士兵们对自己的信任与追崇。
做为万人之上的统帅,单对这局部战役而言,他所能起到的最大作用便是在城内押阵,给前线将士打气鼓劲,其他的具体细节他也帮不上忙,即便是想操心,也是瞎操心,何放手让部下们大胆去干,发挥他们的军事指挥潜力。
其实他也很需要放松一下精神,卸一邱肩上的担子,毕竟基隆以及瑞芳的事情他还不能全部丢给林世明与杨宾,日军在基隆或是瑞芳方向的一举一动,他都必须结合台北战役进行通盘的考虑,运用他对历史的了解来达到最优化的军事布置。
而且台北之役是如此关键,他确实也要专门腾出精力和时间来思考可能出现的种种有利或是不利的局面,为红标军今后的发展方向研究谋划,因此他决定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是放权得好。
不过这可苦了郑逸,如果说连朝纲台北治安管理及后勤物资补给忙得焦头烂额,那郑逸就可以说已经忙得分身无术,精神几乎就要崩溃,因为大量的战地信息以及前线部队布置、弹药补给、通讯联络等难题像雪片一般汇总到他的手里,都需要他一一分析并做出回应,而这还是没有与日军接触开战的情况下,如果真的开起战来,恐怕这信息量将是十倍地翻番,这也让这年轻的副指挥发现前指最缺的并不是副官和传令兵,而是军事素质优秀的参谋。
许多本应该是参谋们干的活,全都交到他手里处理,他即便是再有能耐,也分身泛术,看着案头上成堆成堆叠起的简报与公文,他都两眼直翻白。
好在他将自己的团机关的干事们全部征调过来,对他们简单地培训一下,这才稍稍分去一些肩上的担子。
这些干事也是新近在台北城内招募的秀才,也喝过好多年的墨水,领悟能力比起泥腿子来说不是强得一点半点,简单指点一下很快就能上手,因此折腾了小半天工夫,由郑逸搭起的这个草头班子算是正式开锣唱戏,而经过此役之后,这些人便成为日后总参谋部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