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形意拳的桩法小成,筋肉骨骼的协调性便比常人有了长足的变化,这才让杨猛能够坚持到现在还没有虚脱。
赤手空拳地以五行拳克敌,果然还是不行。这是身体的限制,也是勇气的欠缺,感觉不够托底的杨猛,最后选择了红楼中学得的江湖散手,结合自己依仗形意拳糅合出来的无限制散打技巧,这才让两把匕首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并极大地弥补了空拳打法上爆发力不足的缺陷。
至于师兄们教的什么得意杀招,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要选择将拳法化作匕首刺杀术。
练武之人皆知,如形意八卦太极三大内家拳,都有三层道理,即炼精化炁,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而像杨猛这种得了一般真传的武人,大多不太喜欢这种更倾向于道家修行的理论,而是将这三层道理归纳至白话的练法,从而将练成的技击层次分为明劲、暗劲、化劲三个层次。
杨猛很清楚,凭借现在自己的身体素质,想打出狠准速厉的明劲,便是一大难关,更不要说像大师兄那种拳师,在不断的战斗中继续锤炼技击技巧和身体强度,是的身体慢慢出现易骨,易筋,洗髓的强化。
像后世影视剧里那般大战几百回合,打得天花乱坠如梦如痴的场景,在这个时代基本就是个笑话,即便有一些施展起来极为漂亮的拳路,也大多是武门中用来健身养生,或上台表演以吸引徒弟上门收钱的花架子。
越是功夫深的国术大师,动起手来用的时间可能越短,往往一招便可定生死。
所谓的招,就是招式,也是一系列拳架和姿势转变的应用,一招可以只含有一式,也可能包含了十几式,但最终结尾的架势,必然是能置人于死地的手段。
从这一点上看,杨猛觉得后世里古龙先生的小说,与现实武术中的实战打法好像更为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