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06-06
(求收藏)
一场看似很激烈的哗变在更激烈的镇压手段下很快平息,士兵们对于那些世家子弟的叛乱行为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支持,至于他们的死当然也就没有多少人会觉得伤感,相反,当得知造反的人很快被处死后士兵们似乎都有些大快人心的感觉。
如果独孤真泉下有知的话,当他知道李闲利用自己趁势将所有不安分的因素都剔除掉,不知道会不会有死不瞑目的感觉。
其实从最初独孤真就一直想的就是将兵权抓在自己手里,可惜的是,士兵们对于寒门出身的英雄往往更加的敬重。他这个在萨水边同样杀过人出过力的世家子弟,得到的敬重显然远不如李闲得到的多。他一直在隐忍,并且在李闲面前表现的很谦恭,当他以为机会来临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对手其实也在等一个机会。
剔除掉那些世家子弟之后,李闲安排自己的亲信做了旅率校尉这样中低级的指挥官。之所以回去的路上队伍行进的并不快,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李闲要的就是牢牢抓住队伍的控制权。他在等机会,如果机会不来,那就制造机会。
看起来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他在和大隋东征的大军比速度。当然,不是比谁快。他要等着的是大隋军队因为远征军全军溃败,再加上天气寒冷而撤回去。而他的队伍,一定要比隋军撤回去的慢才行。再加上他已经派人在辽水河畔安排的那件事,这样才能让这两万多人的队伍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但李闲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辽水边的安排根本没用上。
因为队伍刚刚经历过清洗,前面五十里外的那座高丽人的大城李闲打算先不急着打。粮食还够吃十天以上,所以并不需要急着去攻打敌人大城。李闲必须让自己的亲信们将队伍稳定下来,用几天的时间让手下人适应新的身份。
为了让士兵们平静下来,李闲命令队伍原地休息几日。
将舆图展开,李闲指了指前面五十里处那座大城的位置说道:“过了这座大城之后,再走两天就能渡过马訾水,粮食虽然还够吃十天的,但队伍回燕山之后粮食就没办法解决了。燕山寨上的粮草,近三万人马吃喝用度,连半个月也坚持不下来。所以高句丽人的这座城是必然要打的,多带些粮食回去。”
洛傅道:“现在高句丽都追在隋军溃兵后面,已经快杀到马訾水了。打下这座城,耽误两三天行程也好。队伍如果走的太快,隋军还没撤回去的话,是个麻烦。”
“我看,打下来之后,咱们就在城里休整几天,反正一时半会儿高句丽人的军队回不来。等隋军撤回辽水西岸之后,咱们再动身也不迟。”
陈雀儿道。
李闲想了想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粮草必须备齐,不然回到燕山,军心必乱。打下这座大城之后,咱们不走辽东城,再向北走,然后再向西,从奚人的草场过,这个时节草原人的牛羊已经蓄了膘,正是肥得流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