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空下来,无论是营地还是在战壕,都会有人开始这种咒骂,而且一旦有人起头,马上就会引来更多的人参与。看着大家咬牙切齿。恨不能把斯大林撕成碎片的表情,朱可夫这时候是参与不好。不参与也不行,为了不暴露真正身份,他只能附和着骂上几句。
时间久了,朱可夫对之前的世界观在不自觉的情况也渐渐发生了改变。在大家咒骂布尔什维克党,咒骂斯大林和这该死的苏维埃时,许多人都会联想到自己或者亲友的惨状而泪流满面。起初。朱可夫对于这些人内心是鄙视的,因为他觉得投入劳改营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人,而英明神武的斯大林同志是绝对不可能犯错误的。可一件又一件事实渐渐令他推翻了起初的看法,因为从许多人的述说中他惊讶地发现他们大多数仅仅是普通人,甚至是一些很善良的人。
往往因为出身不好。要么就是在公众场合一句话说错,或者是受了别人的牵连就被全家投入劳改营折磨至死。甚至有些人连怎么进劳改营的都莫名其妙,前一天还是幸福的普通家庭,后一天就成了被改造的囚犯,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还在吃奶的孩子,谁都无法逃脱。
上级对于劳改军团的这种奇怪行为并没制止,相反还默许和鼓励,因为指挥官发现,每当经过这种形式的“批判”后,整个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会上升,并起到极好的鼓舞士气作用。
后世80年代初,西方国家对于一种特殊的情况称之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现在的朱可夫或许就成了这个特殊人群中的第一人。长期在劳改军团,耳闻目睹之下他潜意识中居然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某些想法,甚至在谢罗夫战役结束后的某天,他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逃离机会。可在最后,朱可夫自己也想不到为什么放弃了这个机会继续留在了劳改军团中,从科学角度来看,或许就是这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原因吧。
陆建章的军团主动后撤,使得莫斯科守军和伏龙芝的三个方面军顺利汇合,从而莫斯科的兵力大增,敌我军事力量对比出现了转变。
为保证整个战争的胜利,陆建章部由进攻转为防守,而此时的斯大林豪气万丈,打算趁重兵在手的机会发起猛烈反击。随着前线战局的变化,中俄联军加紧调遣兵力,朱可夫所在的劳改军团也随之行动,快速向维亚兹尼基增援。
“格奥尔吉中校,将军阁下叫您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