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遵命。”
“好了,朕乏了,都退下吧。”
“遵命。”
李勋与众臣退出御书房。
武烈帝这才拿起那封平安家信,递给身旁的老太监:
“念。”
老太监撕开信封,念道:
“父皇,当你收到这封信时,儿臣已身在北燕,且必已大有成就,您年事已高,当多注重身体……”
前半篇简约朴素,多是些关心之言。
后半篇阐明志向,有大气初成之心:
“儿臣鉴赏过一名篇,其上所言金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君王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燕民间之苦,父皇割地之痛,儿臣深有体会,也知晓和亲不过权宜之计,因此儿臣毅然离京北上,先就藩于封地,左右其局势,一来可安全保身,二来为国邦筑基;
至此,儿臣在此明志,父皇明年六旬大寿之前,儿臣必拱手献上北燕河山贺寿!
儿李韫敬上,时年四月初三。”
听完家信,武烈帝虽陷入沉默,嘴角却止不住上扬。
“杨修,你觉得燕王如何?”
“陛下,老奴位卑,不敢评论燕王。”
“朕让你说,你尽管放心大胆地说。”
“燕王殿下年轻气盛,胸有大志,从其书信上所言,必能实现一番抱负,但往往是这类抱负,容易遭人忌惮啊……”
“你是说太子?”
“陛下再让老奴说下去,老奴只有恳请陛下赐三尺白绫,回去上吊了。”杨修苦涩道。
“呵呵呵……”
武烈帝摇头笑道:“当初朕赠他九龙玉佩,让他挑选随行侍卫,岂料这小子当天便去死牢,捞了三个死囚犯,其中便有袁家军的后代,唉……此子,城府极深呐。如今回想起来,朕反倒有些担忧老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