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读史有感(2 / 4)

九霄龙吟 诶呦喂 5464 字 14天前

而这个“变数”呢,自然就是外国的援军。赵国先是拿出六座城池的土地求齐国,齐国把地吞了,然后装傻比不搭理他。紧接着就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典故了。“毛遂自荐”。平原君出使楚国,请求楚考烈王援军。

从这个典故中,就能看出来平原君也不是啥好人。毛遂这么有能力的人,在他手底下待了三年,他愣是不知道有这么个人,还嘲讽对方说人才如锥子,到哪儿都能冒尖儿,你三年一点动静没有,还是算了吧。

毛遂真的是“一点动静没有”吗?不可能的吧——看这货在出使楚国的时候,“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自日出迄日中不决。毛遂按剑上阶,直陈利害,终使楚王歃血定盟,决定楚赵联合抗秦。”

这么牛逼的人物啊!这么牛逼的人物,在平原君那里——三年!——平原君愣是不知道有这么个人!难怪了后人评价平原君养士“徒壮举也”。这货真的就是个有眼无珠的。

在楚国出兵的同时,赵国还向魏国请求援军。这个就是这一段历史,可以称之为先秦,战国末期的最壮丽,最堂皇的一个段落,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发生的。

当时魏安僖王被秦国威胁,十万大军逡巡不前。信陵君怎么劝都不行。当时平原君娶了信陵君他姐姐,他们两个是这样的关系。平原君给他来信说呢:“当时我与你结亲,是认为你是个人物,能帮得到我,结果现在赵国快亡国了,魏国的援军却还不来。赵国亡了或许你觉得没什么,但是你就不能怜惜一下你姐姐么?”

信陵君看了信之后很伤感,而后做出了一个很悲壮的决定——既然魏国的大军不去,那我就自己去吧。然后就把所有门客武装起来,兵车百乘,兵士数千,就去救赵国……或者说送死去了。

这里再做一下比较,和孟尝君——这货是在被罢相之后,就“门客四散”了。而信陵君呢,他是去作死!结果门客们就跟着他去作死了!信陵君和孟尝君,信陵君的门客和孟尝君的门客。从这一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了。高下立判。

不过如果他就真的这么死了的话,那也就没有窃符救赵的事情了。

这里要提到另一个与信陵君相交的“士”。他是一个“隐士”叫做侯嬴。地位不高,只是一个门吏,但是信陵君知道他的本事,所以折节下交,非常诚恳。在信陵君去作死之前,他觉得应该跟侯嬴道别。在这之后,侯嬴就给他出了个主意。魏王有个宠姬如姬,信陵君曾经派遣门客帮他报过父仇,你要她帮你去偷兵符,然后拿兵符去边境那里,带那里的部队去。

这里可以再和平原君比较一下——他亲选的一群门客一个有用的都没有,反而是他所不看重的毛遂起了大作用。

而这里呢,信陵君问了侯嬴,侯嬴就真有主意——而且不单单是有主意,还有气节——当时兵符偷来了,侯嬴当时就对信陵君说了:

我老了,跑不动了,这事儿你去做。不过我还有东西能报答你——当时就拔剑自刎,以死明志他是用自己一条命压在了信陵君身上。信陵君如果有犹豫,如果害怕了,后悔了——他就得想一想,这是上面压着侯嬴的一条命呢!这就是侯嬴的用意!轻生死,重信义——这特么的妥妥的是先秦士人的“范儿”啊!这么讲究,这么壮烈,这么拽的事情,只有先秦时候那群疯子“士”才能做得出来的!

于是信陵君义无反顾的去了边境,让壮士朱亥杀了老将晋鄙,接管了大军。

如果说之前偷兵符的事情,算是信陵君听别人的主意。那么接下来领兵打仗,从这一点上是真显示出来信陵君的本事了。或者说,信陵君的个人能力,除了声望满点之外,就是加在军事上面了。

他命令整军,家中是独子的离开,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家,兄弟都在军中的兄长回家。这个命令一个是在“人情”上体谅了兵士们,同时还让在军中的兵士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无所顾忌的卖命。可以说是非常高明的主意,可以说,下达了这个命令的信陵君,是极为擅长把握人心的(兰斯洛特:亚瑟王不懂人心,不如信陵君……拖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