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解登书山径的事情在夫子的背书下逐渐平息,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事情只是暂时平息,或许会有更大的风浪掀起也未或可知。
两卷大体相同却又到处不同的道德经,在京都城的读书人之间仅仅是掀起了一两句叹息,毕竟圣人留在书山径的居然仙道经文,而不是读书人重视的太古儒家典籍或者诸子百家典籍。
要是圣人留下一两卷太古之时汉朝中期之后的历史典籍,那就是再好不过了。这就是全天下读书人的福音。
李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甚是惊讶,这个世界的太古典籍居然没有完整的二十四史,从刘秀开始重立大汉之后的历史竟然没有完全的记载?
太古历史的全貌也只是读书人经过上万年的摸索推敲以及臆断来完善的,这也是为何千字文和三字经在读书人心目中地位颇高的原因之一,虽是启蒙之文,但是里面含有历史信息。
历史信息对于一些觉醒了只言片语箴言的读书人有着莫大的帮助,没有完整的历史,就无法完整的了解一些圣人遗留典故的背景,不知背景就理解的千奇百怪。
圣人仅仅只是传授两本史书,一本春秋,一本史记。其余的历史信息不过是圣人略微提到的,除了当年圣人座下听讲的先贤们略微记载的一点,其他的大多也都散逸在历史之中。
对于通读过二十四史的李解来说,这不啻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想起长辈们要自己低调藏拙,李解决定将自己泯然于众,毕竟两个世界的两个圣人都说过一句话,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可是新的烦恼总是会出现,李解前面书山径登顶是万年来的人族读书人第一人,书院的教习和学子们总不会忽视这么一个天才。
毕竟自己有些太秀了。
李解开始上课了,对,就跟前世一样的上课。
作为书院新入学的学子,需要一起集中学习半年,然后由学子报名参加教习的课程选拔。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生命是有限的,人不可能用有限的精力去掌握无限的知识海洋。
书院的教习们大多是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学子们在集中学习半年之后,就要选择自己如何施展箴言能力的主攻方向。
这个方向包括七类,礼、乐、射、御、书、数、奇。
礼类主攻方向,借助箴言之力形成规矩,合乎圣人之礼,遵循圣人之道,根基李解的理解,就是类似于前世魔法世界的大言灵术,口含天宪,开口就让对方跪,利用对方不合乎自己箴言规则的地方,对对方加以制裁,简单来说就是我说是什么就是什么,霸道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