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赵刚吃饭舔碗(1 / 4)

袁绍、赵刚分头追踪,管家也派了不少家丁沿路询问,也没查到什么头绪。这偷人的小贼看来是个高手,连赵刚这种经年老兵都没查到什么线索。

想劫走张绵,首先要知道张绵在哪?知道张绵在哪的人只能是袁术身边的人,甄舫符合条件。

然后就是伪造印信,需要一个精通书写的人来模仿袁术的笔迹,这个不太好找。甄舫一个小兵八成不认字,估计干不了,另有其人。

最后就是救了人,如何悄无声息的消失?执金吾是不是也有人参与,毕竟执金吾来回巡逻,可疑的马车能不查查?是不是已经出城了,城门卫那也有可能有坏人?

袁绍是学过几年唯物辩证法的人,分析问题的本事还是有的。

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有两点,第一,张绵的身份一定很特殊,否则,不至于费这么大劲营救,甚至还暴露了一个小内甄舫。

第二,帝都还有黄巾余孽或者合作伙伴,而且地位不低,至少是唐周不知道的,而且这些人中必然有一个精通模仿字迹的人。甄舫只需要拿了假的印信,趁袁术不注意偷偷盖个章就完事。

破案线索就是精通模仿字迹的人。说实话,袁绍不觉的这种人很多,这是东汉末年,虽然纸张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是还是很贵的,平常人用不起。

纸起源于西汉,那时候纸很粗糙,也不像现在的纸一样防虫蛀,而且不易书写,洇墨。只能说是擦屁股都嫌拉。

直到东汉蔡伦改进纸张,即蔡侯纸,纸才正式进入文化圈。因为造纸工艺的原因,还是很贵的,当然比绢帛要便宜很多。蔡伦采用的是树皮、麻线等原材料浆制而成,这些东西可能看起来不值钱。但是,树皮能有多少树皮,派人把树皮全扒了?不现实!麻线也不便宜,那年头很多人还光腚呢?

当然,蔡伦也不是为了让大家伙都用得起纸,他没这么高觉悟。他只是一个太监,一个忠心的太监,官职尚方令,就是管理制造皇室用具的官。当时,皇帝有个妃子叫邓绥,这个娘们很有手腕,蔡伦跟她混的。邓绥喜欢书法绘画,真喜欢假喜欢就不知道了,大概率是皇帝喜欢看。

为了帮助邓绥争宠,蔡伦决定立项研究如何造出更易于绘画的纸。不要天真的认为蔡伦会亲自动脑动手,蔡伦利用尚方令的权力,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给足钱粮,命令他们加班加点铆足了劲给咱家好好做项目。一句话,集中力量办大事,给钱给人给东西,纸而已,很快就做出来了,当然有点小贵,但这不是事。邓绥很满意,画的画很是带劲,皇帝看了都脸红,于是邓绥成了皇后,蔡伦也封了候。至于造纸的工匠,没人记得,只记得蔡伦发明了纸,可笑不可笑?

总之,东汉末年纸还很贵,虽然容易书写,那也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而且很多书籍还是用竹简来当载体,便宜皮实,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古代书籍没多少字的,《尚书》25字,《孙子兵法》6字等等,竹简用来承载足够了,而且大家习惯了拿着竹简装x。

当然了,文书已经基本用纸了,皇帝贴个布告,大臣打个小报告,小内送个密信,都是用纸了。有纸了,皇帝不会傻不愣登的再用一块绢帛写个告示贴城门上。有纸了,小内送个密信也更容易藏匿。当然,没人会怀疑皇帝用不起纸,也不会怀疑小内用不起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