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霓虹,植珍坐在空无一人的警车里,思绪万千。
太空灰色系的警车有条不紊地前行着,平稳且有序,正如这座城市中的所有道路交通一样。植珍大可安心地坐在后排座,她也正是这样做的。望着窗外被各种霓虹灯粉饰起来的街景,再仰望一点,是连天空都恨不得放光的景象,植珍险些忘记此刻已临近午夜。
每次坐车的时候,植珍都会觉得孤单,这仿佛是她与生俱来的天性,特别是在浓烈的霓虹灯下。尽管斑斓的灯光营造了喧嚣世界的假象,让人已感觉不到暗夜的存在,但在这般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植珍一代,也早就明白:霓虹,意味着夜色正浓。
植珍想要说话,坐车的时候尤其如此,却也总是无人陪她说话。当然,这个时代的车子都嵌有智能语音系统,陪她聊个天绰绰有余;但这个时代的人类也早已对智能系统的乏味熟稔于心,若一个人无聊到要与一台机器对话,那多少会显得有些可悲。
植珍叹了一口气,她试图揣摩若由人类来驾驶一辆车,会是怎样的一副图景?这于她来说,有些难以想象。仿佛自她出生以来,满世界的车,都是无人驾驶的;满世界的人,都是需要先确定他颈后是否有闪烁指示灯的。
车厢里的黑暗与夜空中的霓虹形成了鲜明对比,一片寂静中,植珍的框架眼镜缓慢亮起,镜片上出现了一团荧光蓝色的雾。而在植珍的视觉中,这团雾实际上是以3d形式呈现出来的一排文字。
是一条来自德思佳的信息,内容很简单:“请直接来13组团。”
植珍的思绪突然被拉回到当下。
德思佳?半小时前,正是这个女人的一通电话,让植珍坐上了此刻的这辆无人驾驶警车,目的地为霓迁市警局总署;而邀请植珍坐上这辆警车的,正是总署重案组的组长:德思佳。
老实说,今晚接到德思佳的电话,多少有点出乎植珍意料。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俩可算作年龄相仿的半个同事,但实际上两人在此之前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仅有的一面之缘,也已是五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植珍三十,刚被提为霓迁大学心理学院的教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心理侧写,就是那种通过少许蛛丝马迹,就能给人的背景下定义的本领;颇有点福尔摩斯的意思,这也正是植珍所擅长的领域。在如今的社会中,心理侧写算是偏门专业,植珍才得以有机会年纪轻轻就被升为教授。
又基于霓迁大学心理学院一直与霓迁市警局总署有犯罪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合作;而植珍所擅长的心理侧写恰好又是该领域的重中之重,因此随着植珍的晋升,她本人也逐渐成为合作项目里的关键人物。
只是在这个时代,科技的趋于完善导致犯罪成本大幅上升,与本世纪前半叶、尤其是与上世纪比起来,如今整个人类社会的犯罪率皆呈阶梯式下降。正因如此,植珍的研究基本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鲜有机会发挥实践作用。
这当然是好事,这也是为什么即便他们学院与警局总署有着如此密切的合作关系,植珍也少有机会与真正的警察们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