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对啊,和文青的说法大有出入啊。
文青说是研一的不错的学生,特意留给我的~,不过细想,好像也没错
“那时间挺紧的了。不说废话了,前段时间文青把你分过来后,我考虑过你的研究方向了。我计划你主要做两个方向。第一,运用大数据解决加工过程中的优化问题。第二,做自动装配。你先从大数据开始做,开题用大数据开题。”
“嗯”,罗宇的声音听上去,似乎有什么顾虑。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你说话干脆利落,和别的老师不太一样。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在消化你刚才说的研究方向。”,根据罗宇的语气判断,他应该是个慢性子。
“有没听懂的地方吗?以后和我交流,有没懂的地方,立刻就问,别留后患。”
我不怕学生笨,就怕学生没听懂,还硬撑着,假装自己听懂了。
“不是,我听懂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啊。”
“你是硕士,不懂很正常。我会把详细的思路告诉你。你根据我的思路往下走就行,要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那,老师,你还是,先把你详细的思路告诉我吧。我没什么想法,脑子里面一片浆糊。”
莫名的喜欢罗宇。不浮夸,不虚张声势,坦诚,有胆量。
他不像张草那样自吹自擂,也不像马坚强和王大全那样胆小。
“我们主要应用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来做优化。这两种算法你听过没有?”,我问。
“没有。”,罗宇干脆的回答。
“那你回去,首先查一下两种算法,学习一下基础知识。然后呢,你把加工过程中的的影响因素,必须是可提取数据的影响因素,找出来,每个影响因素随机生成十万条数据,然后用那两种算法,在这几十万条数据中寻找模型。只要能把模型找出来,就证明这两种算法可用。”
“就这么简单啊?”
“就这么简单。把这个过程走通,我们的第一篇文章就算出来了,我预计在大数据方向出两篇sci。”
“sci啊~还,能发两篇啊~”,没搞过学术的人,都习惯性的把sci当成神级一样的刊物。所以罗宇觉得我们能发sci有点而不可思议。
“对啊。”
“那行吧,我信你。毕业论文怎么办呢?”,罗宇慢悠悠的说。
“小论文出来,毕业论文就不难了。”
“这样啊,那我先回去看看算法吧。那自动装配呢?”
“自动装配和大数据平行做。现在主要把精力放在准备开题上,你开完题我再和你讲细节。这个自动装配再出两篇sci也不成问题。”
“一共四篇sci啊~这么多吗?”,罗宇的语气中,透着强烈的怀疑。
“对。有什么问题,你先找马坚强和王大全,他们解决不了的,你也可以随时联系我。”
“马坚强好像,去上海了。不过没事儿,马坚强挺热情的,我敢找他。”
“对了,说到他俩,我得提前嘱咐你一些咱们组的纪律。咱们组里,不提倡竞争。彼此之间互相扶持,明白我的意思吗?”
“嗯,我明白。老师,还有一个事儿,李教授说,以后我的补助由你来发。”
“你现在开多少啊?”
“二百。”
“我先从三百给你开起吧,要是你以后工作做的好,我会不断给你涨的。”
“学校的标准,最高也就能涨到八百。”
“我这里没有上限,只要我想多给你,怎么都能给出来,你只要安心工作就行了。经济上要是有什么苦难,就直接说。”
“没事,老师,我不在乎钱多钱少。我经济没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