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不可思议,震撼人心,(4 / 4)

他喜欢别人这么说,他也不怕自己只是一个读诗人。

毕竟在诗圣面前,任何人都不敢说一句自己是诗人。

能够成为诗圣作品的读诗人,那也是他莫大的荣幸。

往后岁月,他黄纶也一定会在大汉历史上留下属于他的名字的。

“好了,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咱们首先来翻译一下这首诗,这首关山月吧。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我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这就是这首诗翻译过来的内容,接下来咱们就开始欣赏这首诗的伟大。

它到底有多好,好在什么地方,并且先生写这首诗的时候,一些想法是什么。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

先生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借以影射批判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

“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

“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

先生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

没完没了的战争,何时才能停息?

因此先生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

先生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先生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

据史料载: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展开了殊死搏斗,高祖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

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后来我大汉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难以生还故乡。

那无奈的开怀痛饮,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

此种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

“望边色”三个字在先生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

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

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先生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

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

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先生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

在这样的矛盾面前,先生本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

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写都是为后面的做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班诗人,往往写得纤弱与过于愁苦,与之相适应,境界也往往狭窄。

但先生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引发这种感情。

这只有胸襟如先生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

综观全诗,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先生博大的胸怀的自然流露。。

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我可以这么说吧,这首诗我的评价就是,我大汉千古只一首。

这样的作品,真的让人忍不住震撼而又兴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