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宝安那个地方,曾有一度,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为七角到一元二角左右。
而听说,香港的农民劳动一天,就能收入六十到八十港币。
大家感觉这两者差距悬殊近百倍,实在刺激太大。
甚至有人传出了这样的话:
普遍流传着“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人家八分钱”
当然这八分钱是指寄信到香港叫亲属汇款回来所用的邮资。
还有这样的说法:
内地劳动一个月,不如香港干一天。
这些都诱使许多人“前赴后继”般逃亡香港。
有时候,一年时间,便发生“逃港”事件97万多人次,逃出18万多人。
耐人寻味的是,香港新界原本并没有一个什么罗芳村,居住在这里的人竟然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过去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与祖国大陆的脐带完全斩断,除了官方有限度的交往。
但以偷渡为主的民间形式却始终活跃着。
最终汇聚为一股股逃亡香港的奔涌潮流。
以深圳为例,在不少文件里记录,“深圳历史上共出现了四次大规模偷渡”。
分别为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
据广东省委边防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数字:
1954年到198年,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565万多人次。
198年的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第四十一号文件。
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搞好特区建设,并将“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
从此,深圳正式定为“经济特区”
而这深圳特区的诞生,使广大民众看到了希望,也使“逃港风”骤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