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纪良,在文艺界,创作出了一部轰动一时的作品。
这部作品,就是十场话剧《红衣少女》的公演。
纪良担任编剧,在艺术剧场演出,有太多的观众看了这部话剧,也有太多的人为这部话剧的人物命运流下了真诚的眼泪。
被观众热烈的评价为:
“这是话剧史、乃至中国话剧史上,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人说,从1978年开始,长春的话剧院也步入了中兴时代。
涌现出了李幼斌、何伟——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中扮演靳开来的扮演者,徐松子、吕启凤等一批优秀演员,也使长春话剧院跻身于全国八大话剧院之一。
纪良写的这出戏,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剧作本身敢于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是一部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现实主义作品。
不像有些影视作品,完全躲着现实生活,弄一些不痛不痒的情节虚假、人物苍白,胡编滥造,成为人们吃完饭打发时间的半麻醉品,把人们培育成沙发里的土豆。
《红衣少女》写的是一个失足少女红艳的故事,写了红艳的内心世界,写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人道主义光辉,写出了非常真实的情感,也写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纪良担当这个编剧,为了创作这部大戏,他曾经在管教所生活了七个多月,观察、体验、研究、发现,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下的是真功夫。
在时代背景下,面对青少年犯罪这样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作品发出了沉痛的呼声,体现了创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纪良自己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有两个故事,是取之于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几年前,曾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非常轰动的事情。
就是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不堪儿媳妇虐待服毒自尽。
这件事情,激起了全市老百姓的极大愤慨,强烈要求,对这位儿媳妇给予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