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现在情况怎么样?”他说:
“现在不是特别好,单位解体了,我们都下岗了。当年可不得了!我晚上睡觉,火车是从山海关往东北开,还是从东北往山海关内开,我都能听出来的!从山海关往东北来的,声音‘哗啦哗啦’的一听就是空车。从咱东北往出开的车都是‘轰隆轰隆’的,那动静一听就知道不是拉着煤就是拉着木材,再就是钢铁,往全国各地运。”
老师傅说起这些,开始情绪不太好,当讲到东北为了国家做贡献时,说东北又产木头又产煤又产钢铁的,就兴奋起来了。
老师傅的话,真感动了我,他朴素的情感和话语我能记一辈子。
薛余听他跟旁边的人讲了很久,很入迷。
那位老人说:
“我们那地方在矸子山上捡煤的妇女,带着饭,捡一吨煤才3块钱,一个人干两天两夜也捡不到一吨煤。那么艰苦的环境,煤灰粉对她们伤害多大,但她们乐观、明事理。就觉得只要有活干,就高兴”
那位通讯员说:
”我很尊敬这些劳动的人,我要是能拍电影,就是想让这样的人成为画面的主角,我没法儿忘记他们。建国初期国家多困难哪,东北老工业为共和国做的贡献太大了。东北真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一句话不是说的好嘛:人民不能忘记,共和国不能忘记。”
那位老人说:
“从我父亲那一辈人说起。黑吉辽就有咱中国最好的工业底子,蒋介石为了让苏联把东北从嘴里吐出来,把外蒙古都给割掉了。国民党在解放战争时,把最好的美械部队,最厉害的将领派往东北,就是为了抢这块地盘,如果东北不稀罕,谁会这么拼命?建国那阵,一半的钢铁都产在东北”
年轻人感慨道:
”是呀,那代人,他们把最好的岁月、最旺盛的精力都献给了东北老工业,献给了共和国。有的为了国家转型而下岗,年纪大的有困难,也没有更多的抱怨,挺感人的。曾经有一种说法,把全中国比喻成一个大家庭,而东北,被称为这个家庭中的长子,而中国的其他地区,就是东北的弟弟妹妹,所以常有人说“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
“中国搞工业化、建设现代军队,离不开钢铁。五几年的时候,东北工业新增项目最多,一五计划156个项目,57个放在东北,东北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建起了重工业、军工厂;在吉林建成了化工产业带,把辽宁打造成钢铁、煤炭、机械产业的核心;其中辽宁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中都名列前茅。”
又有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加入了聊天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