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宗室制度的失败(1 / 4)

整个明朝宗室制度可以说的上是非常失败。

可以说得上是把这些宗室当做肥猪来养。到崇祯时期,全国大概有3多万宗室,这些人上至亲藩下至底层,原则上全由朝廷供养,决不允许从事生产或者入仕为官。然而原则只是原则,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实际情况是极度两极分化。

各地的亲郡藩王这些高级宗室既享受朝廷禄米,又依仗权势在地方上大肆兼并田土,搜刮财富,成为明朝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和地方上破坏安定的重要因素。根据四川巡抚孔贞一的说法,成都府附近的土地七成属于王府庄田,二成属于军屯,民田仅仅占一成!可以想见他们累积了多少财富。

郡王以下的普通宗室,则因为朝廷为了减轻财政压力,不断克扣禄米,又不允许他们从事生产获得收入,导致他们生活陷入困窘,大量的底层宗室甚至陷入赤贫状态到被迫乞讨的地步。为了活下底层宗室冲击地方衙门,殴辱地方官,伪造官印的事在史书之中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人合谋伪造官印,冒支禄粮

虽然万历时期放开从业限制并允许宗室读书考科举,但是朝廷并没有担负责任培训这些几乎什么都不会,让穷的什么都没有的底层宗室融入社会(当然封建王朝也不可能做到。同样也没有培训出来几个读书人。

在明末时期,明朝宗室基本上没有发挥出什么正面作用。在崇祯皇帝的骚操作之下。奋勇抵抗的直接被扔到了凤阳囚禁。逃跑的被押回原籍等死,很多藩王守着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面对来势汹汹的起义军一毛不拔。最后的结局惨不忍睹。

从结果上来看。宗室就是国家的寄生虫与出血口,可以说得上是毫无用处。非但没有为国家作出贡献,反而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宗室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虽然现在看起来比较美好。九大塞王看起来非常威风非但不是国家的负担,反而为大明帝国的边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