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十八年的新年,注定是一个祥和的新年。
唐皇李治的回归,让整个“丽政殿”,乃至于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起来。
这些年来,大唐的铁骑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已经横扫了整个南瞻部洲,却没有做过一件滋民扰民之事。
他们俨然是正义的化身,斩尽南瞻部洲一切魔族,还亿兆百姓安稳、富足的生活,为大唐、也为李治赚足了威名和口碑。
“丽政殿”里的饮宴,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散去,即便在座的一个个修为精深,最终也喝了个东倒西歪。
好在“丽政殿”里有足够多的房舍,向来体恤老兄弟的李世民,自然不能让这些醉酒之人离去。
而其他的文武百官和长安城的众百姓,却是第二天才知道大唐之主回来的消息。
百官们自是一早集中在太庙,按例他们要随从唐皇一起祭祀李氏宗族的,只是过去几年都是太上皇李世民在主持罢了。
今日看到几位老大人的身前,赫然走着的正是唐皇陛下时,百官们都惊呆了。
而城中百姓们知道之后,更是在“大明宫”外排起了长龙,无他惟愿远远地望上一眼,或者当面道一声谢。
百姓的想法从来都是那样的淳朴,他们觉得眼前这美好的生活,都是拜万能的唐皇陛下所赐!
这是各地官员和“丽竞门”,明里暗里,多年配合宣传的结果,也是亿兆百姓亲眼目睹的事实。
渐渐地,聚集在皇宫之外的人多了起来,长龙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挤满了“大明宫”外偌大的广场。
李治自然不会放过这样难得的机会,带着一干文武在城楼之上显身。
“朕乃大唐之主李治,但凡今日前来相贺之人,朕皆有所赐——”
好家伙,声若洪钟,气凌霄汉,一时间象征着大唐气运的国运金龙,也显身在皇宫头顶的苍天之上。
“嗷——”
一声龙吟之声长啸,更是在为李治之言壮色。
关键是,李治可不是空口说白话,反正也是大过年的,他这次还真就下了本钱。
随着李治的一声大喝,朵朵精致的白莲虚影,从皇宫的城楼之上飘落,一开始只是三朵五朵,慢慢的就多了起来。
三十朵、一百朵、成千上万......
此时,聚集在“大明宫”前的百姓,至少也有数万之众吧?
幸好这还只是仓促之间的聚集,能来的大多都是居住在长安城北端诸坊的百姓,成千上万的白莲虚影飘落,竟然飘向每一个在场之人?
白莲皎皎,丝丝凉凉,一朵没入眉心之中,每个人的灵魂仿佛都为之一震,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轻便了许多?
殊不知,李治识海之中的灵力之水,已经有好多年不曾耗费,这一下子倒是用去了存量的十分之一。
而每人得到这么一枚灵力所化的白莲虚影,就算是最普通的百姓,也能凭空增添二十年的寿元。
更不要说,从此之后,诸邪避易、百病不侵。
“我等拜谢陛下,帝君万岁、大唐万岁——”
不知道谁起的头,也许是所有人心灵深处同时得到了一道指令,竟然齐刷刷地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除了文武重臣,李治的三个孩子,太子李沉香、晋王李敖霆以及太平公主,就跟在李治的身旁。
尤其是年龄最小的太平公主,她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庞大的场面,小丫头兴奋的手舞足蹈,斜眼望了一眼侧前方的父皇,心中的自豪感难以言表。
“尔等乃是我大唐的百姓,当为大唐的万世福祉而奋发向上,无论你曾经是哪一国、哪一族,既然入了我大唐就是大唐之民。”
“朕今日在此立下誓言,凡我大唐之民,皆受朕之佑护,无论遭受任何冤屈、磨难、噩运,皆可到‘唐君庙’求告,朕绝不袖手——”
李治之言,如晨钟暮鼓一般,振聋发聩,竟不断向四方扩散,传遍整个大唐坊市。
“帝君万岁——”
“大唐万岁——”
不知从何时起,大唐的臣民开始称呼李治为“帝君”了,似乎这还是一个只专属于李治的称谓,有别于历朝历代之帝王。
“万岁”之声此起彼伏,在长安城的各处响起,交织而成的声浪阵阵,似乎连长安城上空的漂浮的几片白云都给震散了。
......
除了正月初一的各种祭拜,其他时间还是相当轻松的。
此时的大唐,已经有了春节的公休,只是尚未以法律的形式给确定下来。
李治记得,真正有法律依据的公休,却要等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为此还特意颁布了一部叫做“假宁令”的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