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儒释道三家,是修身修心的法门,最终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成道”。
当年有人问儒家圣人孔子的儿子,你父亲教了你些什么。
那孩子这样答道:
(孔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曰:“不学礼,无以立。”
其中的“诗、”“礼,”和先让悟空学道可“言”,再让悟空学佛可“立”。
在李潇看来,是一个道理。
最终的目的,不外乎回到“父亲”的身边。接过他的衣钵,化作道的一部分。
且少年发散思维。
一旦确认了这一点,摸着脉络继续思考,那么天道为什么这么包容呢?
哦!
因为修成道的人,不一定全部都是善的。“自古成王败寇,”这是中国人古早之时就有了的思想。它之中夹杂着各种其他的,黑暗的那一面。
但看过封神榜和水浒传的人,又知道“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道理。
人人都能够修成“道,”任何生灵都可以修成“道。”
道也就变得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不管是看得惯还是看不惯的东西,也都在里面了。
这不是老天爷能够选择的,他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所有的生灵。
“随你的便,”在李潇看来,这就是最大的自由。
由此也推演出了让世界变得真善美的方法,那就是自己要去推广“善。”
所以,一个人,一个立志要做“好人”的人,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先努力修身,到了一定时候接着是去努力教化,教化什么呢?
教化以后承接衣钵的人,心中的“善。”
此从何解?
孙悟空姓孙也不姓“孙”。因为他的姓争论也很大。
祖师说他像“猢狲”,可不姓“胡”却姓“孙”。而且有人说还可以姓“侯”啊。
说明这个“孙”很重要。
所以看名字不能光看字,名跟字要一起看。
孙也不是辈分,那么孙还有一层含义,众人都不会不认可,那就是指的后代了。
重孙,玄孙,曾孙……
是指绵延出去的根!
适才如愚公所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什么菩提祖师有意让他成佛呀,算到他会成佛呀,知道他注定会参与其中最后成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