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以前是个农业区,京城的菜篮子。
建国之后建了好多工厂,又变成了工业区,当时还叫东郊,被称作东郊工业区。
改革开放后,首都城市边界扩张,重新规划,开始在朝阳建设一些盆景式的建筑,比如国贸,比如燕莎。
此后的朝阳经过不断发展,终于在2001年发展成了城乡结合部,有高楼,有工厂,有农村平房,中央商务区正破土动工,千奇百怪。
在朝阳东三环有一个地界,叫白家庄,白家庄有一条路叫姚家园路。
没错,姚家园。
从姚家园路往南,能进入一片写字楼和住宅楼混杂的区域,住宅楼20年后均价7万8。
早上八点整,姚远站在京城青年报29层大楼的下面。
他站了好一会,才迈步走进大门,入眼红彤彤一面墙,红彤彤一个前台,墙上贴着白字:京城青年报!
两侧有书报栏,码满了往期的报刊。
与东北小城相比,这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来来往往的人群忙碌,不少人手里拿着今天的报纸,谈论新闻、图片,抱怨自己的稿件评级太低。
记者的收入是有个基本工资,然后一篇稿件多少钱,对应不同的评级,评级越高钱越多。
姚远没理前台,熟门熟路的找到电梯,等了片刻,电梯门一开,乌央央一群戴着小红帽的老头老太太挤了出来,硬生生让他收住脚。
一个女人扯着嗓门喊:“刚才讲的注意事项都记住了啊,现在安排大家去体检,然后有免费早餐,然后听专家讲课”
“这特娘的舒适圈!”
哎!
熟悉的环境让姚远生出一股浓厚的安全感,别以为报社多么高大上,只要能赚钱,不违法,什么都干。
有时候违点法也干。
比如他经手过一篇某购物平台负面事件的稿子,经过沟通,对方花了40万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