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渭南模式(2 / 4)

我们砍掉了不必要的环节,生产、物流、销售,就这三样。

供应链越简单,留给农产品的附加值就越高。

比如富平的柿饼,听说以前都被韩国人低价收购,最高级的才卖8块钱,等这套模式落地,柿饼可能卖到10块、12块……

因为我们把第一产业的链条向上拉高了,让农民也参与到流通环节中。

与此同时,我们会在渭南创办‘久久课堂’,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做这件事,也希望那些离开家乡的游子能够返乡创业,因为这是一条新的产业,说是风口也不为过……我们将其称之为新农人、新电商!”

“哗哗哗!”

在场大多是本地媒体,噼里啪啦的鼓掌,干实事的来了。

过后又连番提问,姚远应答如流,折腾半天发布会结束,渭南领导留他再聊,叹道:“早听说姚总口才一流,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以渭南的体量,叫一声姚总并不为过。

“过奖了,其实我还有一句话憋着没说,就是渭南模式成功,我们还会向全国推广。”

“哎,这可说不得!”

领导吓了一跳道:“我们属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自发行动,怎敢妄谈模式啊?那是要中央定性的,中央说是渭南模式,我们才能有这个叫法。”

“我晓得啊,所以我没说,不过早晚的事儿,这是新时代新趋势,以后都得这么干。我们走在了前头,难免会有一些非议。

但渭南模式这个概念,该是我们的,肯定跑不了。”

哎呀!

一席话说的领导心花怒放,不愧是姚老板,通情达理,知情知趣,两京一十三省都在他肩上,咳咳……

姚远笑了笑,又道:“我准备在秋天果子成熟的时候,搞个推广活动,主要是网络直播。我这边出一位主持人,几位助阵的明星,你们最好有一位父母官来参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