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卫队便保护着他上了附近小山坡。
前军一万人刚开始属于分散式前行,原本是打算到城下再列阵,但此刻赵云出来,周泰立即呼喝着中层军官,让他们安顿好士卒开始排列。
这次战斗跟上次合肥之战不同,合肥之战曹操让张辽出击,是为了提振士气,从而坚守城池。
赵云则是必须出击,如果不出击的话,那寻阳就会变成孤城,也无法帮助荆州其它地方,因此他只能选择出城试一试。
区别在于上次孙权没有准备,想着十万对七千,优势在我,前中后三军还在和后方,自己只带了几千人跑到合肥城外,结果被张辽八百人突袭得惨败。
而此次孙权是故意钓鱼,就是利用了赵云需要出城交战的心理,故意引他出来,然后让周泰那一万人不惜代价缠住赵云部,等到后方埋伏的一万军队以及中军和后军抵达,彻底将寻阳占据。
只是因未发生长坂坡之战,他不知道的是,这位赵云更是重量级,比张辽武力还要高出一个档次。
今年赵云已经五十岁了。
后世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说赵云享年七十六岁,按照他的写法,赵云年龄不仅比刘备大,还要比曹操大两岁,长坂坡的时候他都快六十岁了,六十岁还七进七出,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推测他是少年从军,出生于公元169年,比刘备小八岁,长坂坡的时候四十岁左右,今年刚好五十。虽日益衰老,但任然保持着巅峰战力,白马银枪,披风凛凛。
正是盛夏时节,前些日子的雨停之后,天气再次回暖,阳光普照大地,微微夏风吹拂,带来些许凉爽,寻阳城外有大片沃土,东城有平原也有丘陵。
赵云出城之后,远处二里外的周泰就已经勒令诸军开始列阵,与当初合肥之战跟张辽交战的散乱阵型形成了天然对比。
张辽能够突袭成功的主观因素在于孙权自己作死,但客观因素和白狼山阵斩蹋顿一样,都是敌人阵型没有及时调整好,导致被张辽冲杀进去打乱了敌人阵型。
但此时孙权的阵型是摆开了的,且人数也远远多于上次合肥之战,因此哪怕赵云有三千人,比张辽多两千余,难度也比上次张辽难了太多。
然而即便如此,赵云也是怡然不惧,环顾左右,西陵城内没多少骑兵,只有一百人,为各校部的斥候探马,常年往返于淮南等地刺探情报,此次全部带了出来,列于阵前。
当他们出来的时候远处的周泰军其实还在整列,正常情况下若是赵云部出城,以步卒奔跑一里余地他们基本已经列好了阵型。
不过赵云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悍然下达了军令道:“将士们随我冲杀过去。”
“杀,杀,杀!”
骑兵们以雁形阵排列,几乎是在赵云下达命令之后,便策动起了铁蹄。
身后的步卒也开始呼喝起来,跟在骑兵后方奔跑。
赵云一马当先。
由于骑兵速度过快,他很快与步卒脱节。
然而效果也是好的,正如张辽率领虎豹骑突袭了阵型尚未完全集结的蹋顿一样。
那边周泰一万人相比较来说还是相对臃肿了些,命令从周泰传到各级军官,再从各级军官传到底层士兵,分为三个方阵集结,速度明显不如赵云直接出城突袭来得快。
不过短短两分多钟,一百骑兵就已经冲到了周泰所在的中军前,在赵云的率领下,犹如一头老虎闯入了狼群,径直撕裂了中军一条口子。
周泰本人就在中军后方,而在前面的是他的副将梁寓。
梁寓反应已经算是较快的,见赵云骑兵冲来,为了防止他冲破还未组织起来的中阵,呼喝一声带着自己的亲卫上前去阻拦。
然而就看到最前面的玉白马到了近前后,鱼跃而起,在空中仿佛划过了一条长虹,顷刻间赵云就已经冲入了阵内,随后梁寓和他的亲卫就将他团团围住,各种刀枪棍棒斧钺勾叉就向着他袭来。
对付骑将这些经验老道的士兵有的是办法,射人先射马,在乱战中也是一个道理,人戳不到,那就先把他的马杀了。
只要掉下马去,就算是项羽,浑身的力气也没地方施展。
“滚!”
赵云怒发冲冠,嗔目而视,声音咆哮如雷,仿佛在这些士兵们面前的不是一名五十的老者,而是一头恐怖的雄狮,竟是硬生生吓得周围士兵连退数步。
这气势太吓人了,以至于站在队伍中央,还等着赵云自投罗网的周泰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身边的士兵竟然全都散开。
位于中阵后方的周泰的瞳孔瞬间收缩,眼睛睁圆,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一幕。
如果不是现在正在发生,他一定以为梁寓的士兵全都是卧底,春秋时期的小说家都不敢这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