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又没有笔,急中生智,在地上捡了根柴火,沾了些泥巴,在纸上也开始做起了记录。
李严此时说道:“若是如此,当应该考察一番各地的水源。”
“嗯。”
沈晨点点头道:“在山里种地不比平原,这样会分散很多,不过若是能在山里的水源地附近找到地形相对平坦的地方,就能建立起村庄,对于愿意进山开荒的百姓,我们也应该扶持,减免徭役赋税,鼓励他们多事生产。若汉中上庸能有大田八百万亩,丁口百万人,何愁不能有粮北伐?”
众人就一边说着,一边往北进入了南郑县。
当天沈晨召集汉中诸将以及官员们开了个会,如今刘备集团以休养生息为主,但他们作为前线却一定要时时刻刻准备好备战。
汉中的问题就在于运粮困难,历史上巴蜀在诸葛亮的治理下一直是个大粮仓,从来都不缺少粮食。诸葛亮也将汉中作为粮草基地,可即便如此,也还是时常因缺粮而不得不停止北伐。
由此可见粮道问题对于西南来说,有多么严重。
会上沈晨总结了一些目前汉中面临的困境,比如运粮道路不好,粮食生产力较低,丁口较少,一旦发生战事,抽调徭役和民夫,将几乎把汉中一地青壮掏空等问题。
按理来说,他才刚到汉中,也不了解实际情况,却直接开会说起这些东西,难免有高谈阔论、不切实际之感。
但没有人认为他说的是错的。
因为这些都是徐庶总结出来的东西,诸葛亮也曾经到汉中视察过,认为这些确实是汉中的困局。
所以沈晨说的这些其实属于老生常谈,汉中早就已经存在的弊病。
那么如何改变呢?
沈晨当时并没有给出指导意见,而是认为应该先视察一下汉中,亲自走一走各地,再做结论。
会后沈晨召来了那个叫姜维的汉中郡上计掾。
汉中太守府后院。
已是傍晚时分,太阳接近下山。
天气阴沉沉的,作为秦岭深处的一块盆地,这里降水量非常丰富,汉水上游也由雨水汇聚而来。
此刻还未下雨,沈晨下午给将领官员们开会之后,就暂时居住在了此地。
带来的将士们由赵云、庞德率领,在城外军营驻扎。
沈晨身边除了保镖单彝、吴当和杰出弟子邓艾以外,其余人现在都各自回了军营,承担起他们作为中级军官的责任与义务。
庭院廊下,沈晨盘膝坐在地上,身边坐着邓艾,对面则盘膝跪坐着姜维。
姜维神情有些紧张。
因为他学的就是沈学,除郑学以外,还治《诸子言》与《沈氏经》。
现在写这两本书的人就坐在他面前,这种感觉就像后世一个法学生上课的时候,忽然一抬头,发现今天给自己上课的老教授,就是咱们国家的法律制定者一样。
“你叫什么?”
沈晨问道。
“姜维,字伯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