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公元前257年,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长平之战共杀人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被王龁取而代之,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
战国时期,军事实力是衡量国力的重要标准,各个诸侯国都在想尽办法增强军力。许多战国名将也因此大放光彩,其中,最强者莫过于白起。白起成名之前,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将军,正是因为伊阙之战,让他一战成名。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饿死于沙丘宫,赵国与秦国的结盟趋于破裂,此前为了维护联盟,任赵国人楼缓为宰相。既然两国联盟名存实亡,宰相之位就由宣太后之弟魏冉担任。之前,魏国和韩国依附齐国,三国联盟讨伐秦国,迫使秦国割地求和。魏冉是个铁血宰相,上任之后,就对魏国和韩国展开了报复。
公元前295年,秦军攻打魏国的襄城;公元前294年,秦军在解地击败魏军;同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克韩国新城。按照以往,齐国应该为两位盟友两肋插刀,但是齐国内部正祸起萧墙,哪有精力出兵相助。公元前293年,秦将向寿率军1万攻打东周,东周的实际操控着是韩国和魏国,两国集结24万大军阻击秦军,双方对峙于伊阙,战争一触即发。
对于秦军来说,此时敌强我弱,兵将都没太大信心。此时,铁血宰相魏冉做出大胆决定,向秦昭王推荐白起为主将,来替换向寿。这是个很冒险的举措,向寿是秦昭王的发小,而白起之前默默无闻,除了指挥新城战役外,再也见不到可圈可点之处。可是,魏冉的眼光毒辣,就是通过白起打新城的种种表现,就认定他是个能人。
白起临危受命,搜集了韩魏联军大量的情报,得知敌军的弱点。由于连年战乱,韩、魏两国的军力大减。因此,在这场战争中,都想保存实力,希望对方先打头阵。在白起看来,秦军可以利用这个弱点,化被动为主动,想打谁就打谁。总之,白起的核心计划就是八个字:分而治之,逐个击破。
白起先假装攻打韩国,魏国大将心里暗喜,放松了警惕,不料白起突然调头攻向魏国,魏军猝不及防,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主将被杀,魏军全面溃败。韩军实力不如魏军,见魏军大败,韩国立即撤出战场。白起看破敌军心思,率军全速追赶,韩军闻风丧胆,兵败如山倒,连主将也被白起生擒。
公元前293年,原本该是群雄逐鹿的战国突然陷入了一片令人有些窒息的死寂中。
这一年,燕、齐两国伐宋成功,正忙着消化战争成果;赵国则急于修复“沙丘宫变”造成的内部裂痕;楚国上下一致厌战,处于难得的保守状态中。
表面上,四个大国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可暗地里,这四双眼睛却不约而同地紧紧盯着
在那里,一场足以成就白起“战神”美名的战役即将打响,24万韩魏联军此时的处境已危如累卵。
但显然,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
作为阻挡秦国东出函谷的第一道防线,韩、魏两国算是赌上了各自的国运。
韩军兵器精良,尤其是盔甲和刀剑的制作工艺,冠绝六国;而魏军整体战斗素质高,吴起训练的
魏武卒
曾一度攻破函谷关,拿下秦国将近五百里的土地,压得秦国三十年不敢抬头。
此时的白起,手里只有几万兵马,尽管占据地形之利,但面对严阵以待的24万联军,这位年轻的左庶长心里仍有些悸动。
韩军主帅暴鸢是个很有心机的人,他知道秦人民风剽悍,打起仗来个个跟不要命似的,因此,他想让魏军当先锋,自己在后面捡便宜。
但魏军主帅公孙喜也不是傻瓜,暴鸢的心思他一眼就看穿了。于是,他以“魏国伐秦路遥”为由,把军队驻扎在了韩军的侧后方。
魏韩联军的布阵被站在函谷关上的白起看得一清二楚,他知道,魏军和韩军只是名义上的联合,实际上各怀鬼胎。
这场仗不难打,但眼下有一个问题着实让白起感到为难——缺人。
对于这个问题,白起准备了两套解决方案:
一、直接硬碰硬。
二、利用最后的时间招募兵马。
我敢打赌,如果此时秦军的主帅是项羽,那么毫无疑问,他会选择第一个。
但白起是一个“智将”,“智将”和“莽将”最大的区别在于,
前者想赢得战争,后者只想赢得名声。很快,白起就以统帅的名义下令就近征召秦人入伍。和之前有所不同,白起的这次征兵只讲究一个字——快。
他的手里有不少之前作战缴获的物资,因此军需补给不是问题,自然,兵员数量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秦人很勇敢,但最让白起担心的还是驻扎在联军侧后方的魏武卒。
魏武卒是魏军精锐中的精锐,训练成本非常高,光是护甲就有三层之多。
腰部、小腿、大腿、颈部、胯部
等重要部位均覆盖着厚实的铠甲。
远程攻击时,魏武卒依靠十二石弩克制敌人突进;近战时,他们又用长矛在自身安全距离对敌人进行戳刺。
可以说,魏武卒的攻击力和防御力都堪称完美。
魏武卒
那么,秦军的优势是什么呢?
除了打仗不要命以外,秦军最大的依仗就是令六国军队胆寒的秦弩
秦国的开局是非常艰难的,周赧王在东周灭国时曾大声疾呼:“秦君安敢忘弼马之恩?”
试想一下,一个替周王养马的人能分到什么好地方,要人没人,要矿没矿,还整天和戎狄比邻而居。
说白了,无非就是替山东六国看看大门罢了。
这种情况直到秦昭王大举东征,占领了韩、楚两国的大量资源后才得到改善。
因为起步晚,秦国不可能像韩、魏那样大力训练重装步兵,只能另辟蹊径,从武器方面弯道超车。
和其他六国的弩相比,秦弩的弩机轨道非常短,适合中短距离射击。
每一个弩兵的箭袋至少有1支弩箭,而六国的弩兵箭袋最多只有5支。
试想一下,当你正伸手摸箭袋却发现没箭可用时,一转头发现对方已经射出了下一支弩箭,尴不尴尬?
别忘了,那个时候可没有准星,放空箭是常有的事,因此,多备点弩箭,容错率将大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秦军的作战方式极为特殊。
韩、魏等国继承了春秋时期喜欢打人海战术的习惯,动不动就让十几万人扑上去,恨不得一人一口唾沫就把对方淹死。
但秦军不一样,他们作战灵活性很高,喜欢打小规模团战,这种作战方式和秦人剽悍的民风十分契合。
因此,尽管秦军人数不占优势,但胜率极高——这也为之后白起能打赢这场仗埋下了伏笔。秦军最小作战单位:伍
让我们重新回到伊阙战场。
现在的局势,看起来是魏韩联军围攻函谷关,但实际上,他们已经被白起给反包围了。
白起知道自己人数不占优,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硬碰硬,而是在魏韩联军的正面布下了疑兵,秦军的主力则悄悄绕到了联军的背后。
秦军主力绕到背后
本来还打算让韩军当炮灰的公孙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魏军大多是重装步兵,阵型一旦布置好就很难掉头。结果,魏军大后方的辎重、粮草完全暴露在了秦军的攻势下。
此时,秦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大显神威。
秦军以百人为单位,长矛兵在前,弩兵紧随其后,先是烧绝了魏军的粮草,然后就近占据魏军战车,以最快的速度破袭魏军军阵。
秦军包抄魏军后路
拱卫中军的魏武卒结成方阵,试图阻挡秦军的破袭。
但狭小地带根本就不是魏武卒的主战场,反而是灵活作战的秦军占据了主动权。
虽然秦军并不能突破魏武卒的防线,但魏军中军大乱,显然已经兵败如山倒了。
魏军和韩军已经被两面夹击了
魏军主帅公孙喜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当他观察完战场形势后,依然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白起竟然围师不留阙!
所谓“留阙”就是我们常说的“网开一面”:春秋战国时期,但凡是打包围战,一定会在某个方向留出一个缺口,目的就是为了瓦解敌人的斗志,防止他们因为身陷绝境而死战。
但白起却不按套路出牌,他把魏韩联军包围得死死的,并不断地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白起开创“围师不留阙”的先河
难道白起犯了兵家大忌?
其实,白起的想法很简单:
魏韩联军已经没有了粮草,即便是死战,战斗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此时网开一面,那么就如同放虎归山一样,后患无穷。
公孙喜和白起,一个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念,另一个抱着“斩草除根”的想法,展开了最后的对决。
这个战法后来被白起运用到了“长平之战”中
这天,公孙喜下令将剩余的粮食全部集中起来,全体将士饱餐一顿后,便整顿好装备列阵出营。
此时,留给魏军唯一的活路就是向北突围,而北边,白起所率主力正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