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别看咱们为了介绍屈瑕说了这么一大段内容,又在文章开头提到这次的重要事件与战事相关,但他这位高级军事长官也只是今天这场战斗的“配角”。至于,他为何会与“主角”失之交臂,恐怕还跟他本人性格、能力上的缺陷有关。那屈瑕到底有何缺陷?战斗的“主角”又是谁呢?咱们还是回归故事的主线,接着往下讲。
据《左传》记载,屈瑕在接到攻略汉东之地的任务之后,并没有仗着楚军的强悍,对该地诸国发起进攻。而是想到采取结盟、拉拢的方式,来与一些国家“交朋友”,即书中写到的“楚屈瑕将盟贰、轸”。然而,屈瑕不想挑起战事,这战事还是自己找上了门。就在楚国将要与贰、轸两国订立盟约之时,汉东之地的另一个国家郧国不干了。郧国一边自己陈兵蒲骚(当时属郧国郊野,乃楚、郧两国交界之地,一边又向随、绞、州、蓼发出请求,希望四国能一起发兵,帮助郧国去对抗楚国。
《左传》关于郧人邀请四国抗楚的记载
估计看到这里,会有细心的朋友发现问题了。记得“闲叙”你之前讲“速杞之战”时曾提到过,楚武王之所以要把战场定在速杞,是为了把随国的部队从他们的都城中引出来,从而拉平楚、随两家的物资补给线。而在下当时认为郧国所在地(今湖北安陆市一带,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说明郧国是站在楚国这边的。怎么到了今天,郧国又成了阻碍楚国攻略汉东之地的绊脚石了呢?难道是跟楚国想要结交的两位“新朋友”有关,引起了“老朋友”郧国的不满吗?
郧国为了维护王室的尊严,不再与楚国结盟。楚国也因为郧国的“背叛”,想到要与贰、轸两国结盟。而楚国会选择这两位“新朋友”的理由嘛,主要有三点:其一,这两个国家也是汉东诸国中的成员,可以替代郧国成为楚国分化该地的突破口和助力。其二,贰、轸两个国家乃偃姓诸侯,与汉东一带的各姬姓国(如随、郧等国并非同族,又有竞争关系,最容易被楚国拉拢。其三,贰国(在今湖北广水一带、轸国(在今湖北应城县西一带刚好一北、一南夹着郧国,再配合西边的楚国,就对郧国形成了一张三面合围的“大网”。
楚国对郧国张开了一面大网
若这张“大网”真的形成了的话,相信郧国将会成为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因此,郧国为了生存,才联合了上文提到的那四个国家,想给对方来一个反包围,足见郧人还是比较有想法的。(注所谓反包围:随、蓼、绞三国分别为今湖北随州、今河南南阳唐河县以南、今湖北十堰郧阳区(旧称郧县一带,均在楚、贰两国的北部,并由西向东绵延,似有包裹两国之势。而州国,非山东淳于公的那个州国,乃湖北洪湖东北一带的诸侯国,可从南部挟制轸国
当郧国邀请四国联合抗楚的消息传来后,楚军统帅屈瑕便慌了神,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于是,这场战事的真正“主角”登场了,他便是此前在讨伐鄾国时就立下过大功的斗廉。据《左传》所记,斗廉见主帅屈瑕没了主意,便主动向莫敖建言献策。在斗廉看来,所谓的五国联合抗楚,完全就是个空架子,除了已经心急在蒲骚驻军的郧国以外,其他四国都不会起到实际作用。但为了保险起见,斗廉还是建议屈瑕率领大军驻扎于郊郢(今湖北钟祥一带,防备有敌军偷袭楚军后方。而他自己则申请率领一支精兵,直接奔赴蒲骚与郧师交战。
按说屈瑕自己没了主意,有斗廉从旁出谋划策,他直接采纳执行就好了。可屈瑕继遇事惊慌之后,又一个性格上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那便是太优柔寡断了。他在听了斗廉的如此精妙的策略后,竟然先后两次犹豫不决,让读这段历史的咱们都替他着急。那屈瑕是怎么表现犹豫的呢?
伐郧一战,莫敖屈瑕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首先,屈瑕提出是否应该向父亲楚武王求援,以保证本方绝对兵力上的优势。但斗廉告诉屈瑕,兵不在多,而在于上下团结一心,劝莫敖不要担心兵力问题。之后,屈瑕又提出是不是应该进行一次占卜,来卜问战事情况。但斗廉再一次地阻止了屈瑕,告诉他占卜是当己方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时才要采取的一种手段。此时,楚人已经有了应对之法,就别为了占卜而贻误战机了。
经过斗廉这样两次劝谏之后,莫敖屈瑕终于被说通了,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驻扎在郊郢。斗廉则率领精兵直逼蒲骚,一战就把翘首盼望四国部队到来的郧师给歼灭了。最终,楚国借着这场大胜,顺利与贰、轸两国结盟,完成了对郧国的合围态势。相信,遭受了此次重创,又被三国包夹的郧国,不久就会成为楚国的一部分了。
战胜郧国后,楚国与贰、轸两国顺利结盟
那这场战事讲完了,此次的大事件应该就结束了。但“闲叙”觉得还有一点内容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就是各位可曾思考过,为何郧国邀请了四国大军前来反制楚国,斗廉在收到消息后就能立刻做出如此精妙的决断呢?他是如何知晓随、蓼、州、绞这四个国家对战事起不了作用呢?予以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三年以前,随国才新败于楚国,在重创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不敢再与楚军交锋。并且,郧国此前站在楚人一方对付随国,也让随人打心里不太亲近这个同族国家。所以,随国就算答应了郧国的请求,也是口头上的应付。在郧国一方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离战场最近的随国不会派兵参与。
第二,蓼国与州国到战场的距离在四个国家里居中,就算随国不肯发兵,有这两个国家及时赶到也能帮到郧国。可郧人在这一点上还是失算了,因为蓼、州二国乃是偃姓诸侯国,与楚国即将结盟的贰、轸两国同宗同族。再加上屈瑕又屯兵郊郢,对这两国又形成监视之状,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贰、轸、州、绞、蓼均为偃姓诸侯
第三,绞国虽然也是偃姓诸侯,但他们或许与贰、轸、蓼、州等国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所以与这些同族并不亲密。而这一次郧国向他们求助,很可能两国本有同盟关系,也可能是绞国感受到了郧国对他们的重视。因此,绞国是四个被邀请的诸侯国中表现最积极,也是唯一有所行动的国家。怎奈绞国离郧国实在是太远了,他们的援军还在赶路,蒲骚的郧师已经被斗廉击溃,绞国部队只得无奈班师了。
好了,这就是此前被咱们暂时跳过的,有关桓王十九年年初的重要事件。通过这场战事,咱们既看出了屈瑕的弱点,也发现了斗廉果真是楚国可以倚重的大将,应该算是喜忧参半了。而郧国,虽然为了维护王室做出了正义之举,但他们遇到的却是蒸蒸日上的楚国,只能吞下这失败的苦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