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依据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了军权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几乎总揽一切朝政。萧何做官多年,当然知道这些。对此,全军上下无不佩服,刘邦在惭愧之余,说:“萧何确是异才,不枉我提拔他一场。“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也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
保举韩信
刘邦率先攻入咸阳后不久,项羽也率军入关,并在同年二月自封为西楚霸王,占有梁楚东部9郡之地,建都彭城(江苏徐州)。并背弃原来的约定,改立刘邦为汉王,辖治荒远偏僻的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为了阻止刘邦东进,项羽又把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分封给了3个秦朝降将--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刘邦大怒,有心与项羽决一死战,但因势单力薄,只好采纳萧何、张良等人的建议,隐忍入蜀,休兵养士,广招人才,待机再与项羽争个高低。
四月,各路诸侯各自领兵回到自己的封地。刘邦按张良的计谋,偃旗息鼓,匆忙向巴蜀进发。一路上,许多来自其他诸侯王军中的兵士自愿投到刘邦的旗下,韩信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楚营中逃出,投奔刘邦。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有勇有谋,但得不到重用,于是就投到刘邦麾下。起初,刘邦让他当了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韩信大失所望。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结识了韩信。在接触过程中,萧何发现韩信有胆有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多次向刘邦推荐,但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转眼间两个多月过去了。汉军将士不愿在蜀中久驻,思念家乡,出现了逃亡者。一天,韩信见久在汉营仍不受重用,一气之下离开了汉营。萧何得知后,马上放下尚没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策马追赶韩信。军吏向刘邦报告:“萧丞相跑了。“刘邦一听大怒,“如失左右手“,当下派人去寻。
过了一两日后,萧何去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又惊又怒,说道:“你为什么也想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刘邦问他:“你追的是谁?“萧何答道:“韩信。“刘邦听后,很不以为然地说:“逃走的将军有十多个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怎么偏要去追韩信?这明明是在骗我!“萧何说:“那些将军都容易得到,可韩信却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了。大王如果只想当个汉中王,没有韩信也就算了;如果要准备打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您到底准备怎么样?“刘邦说:“我当然想打出去,怎么能老困闷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若决定出汉中,能重用韩信,他自然会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终究会离开的。“刘邦下决心说:“就依着丞相,让他做个将军,怎么样?“萧何说:“叫他做将军,他还得走。““那拜他为大将军怎么样?“萧何说:“很好。“刘邦当时就让萧何去召韩信来,马上就拜他为大将军。萧何直率地说:“大王平时太不注重礼仪了。拜大将军是件大事,不是小孩子闹着玩儿似的叫他来就来。大王真要拜韩信为大将军,先得命人造起一座拜将台,选个好日子,大王还得沐浴更衣,亲自戒斋,然后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这样,才能让全体将士都能听从大将军的指挥,就像听从大王的指挥一样。“刘邦说:“好吧,我都听你的,请你去办吧。“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历史故事的由来。
几天以后,萧何命人筑好拜将坛。刘邦择了吉日,带领文武百官,来至坛前,封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立下大功,为刘邦平定天下。很显然,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军事才能的充分发挥和运用,乃至汉王刘邦能够最终夺取天下,从一定程度上说,同萧何的慧眼识才,倾力荐贤是密不可分的
留守后方
汉元年(公元前26年)八月,刘邦率军悄悄离开南郑,采纳了张良、韩信所献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挥师东进,留下萧何负责征收巴蜀之税,供给军粮。汉军将士入蜀后,思念家乡,东归之心甚切,一旦东归,个个奋勇争先,大败雍王章邯的兵马,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便占据了三秦之地。刘邦令萧何坐镇关中,安抚百姓,同时负责兵员和粮饷的筹措与补给,自己则率大队人马向彭城进发。
由于几经战事,这时的关中已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秦都咸阳被项羽放火烧了3个月,已成一片瓦砾。萧何留守关中后,马上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全力收拾关中的残破局面。他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对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他不仅颁布实施新法,重新建立汉的统治秩序和统治机构,修建宫廷、县城等等。另外又开放了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让百姓耕种,赐给百姓爵位,减免租税等等。他还让百姓自行推举年龄在5岁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们为“三老“,每乡一人;再选各乡里的三老为县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同时免去他们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他们酒肉。这样,由于萧何办事精明,施政有方,颁布利民法令,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障了前线的需要。
汉二年,刘邦乘项羽大军东征之机,乘虚而入,攻占了项羽的老巢彭城(江苏徐州)。汉军进驻彭城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抢掠财宝美女,每天置酒高会,不久便被项羽率3万精兵绕道杀回,将刘邦团团围困于彭城灵壁(安徽濉溪市南)。幸亏陈平献“金蝉脱壳“之计,才得以带着数十骑残兵败将逃回荥阳。这时,关中的壮丁多数已被征发,萧何便调拨老弱及不到服役年龄的少年到荥阳增援,韩信也收兵与刘邦会师,刘邦这才得以重振旗鼓,与项羽大军相持于荥阳、成皋一带。当时,萧何坐镇关中,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供应汉军;侍奉太子,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秩序。有关事项每次报呈刘邦,刘邦总是同意,允许照办。即使来不及报告,萧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先行执行,等汉王回来再作报告。刘邦几次战役,弃军逃跑,当时萧何若稍有二心,便可置刘邦于死地。可萧何每次都征发关中兵,补足汉军缺额,刘邦也因此得以重新振作,多次转危为安。尽管如此,刘邦仍不放心萧何,在他与项羽对峙京、索之间时,屡次派使者慰劳萧何。有一个姓鲍的儒生对萧何说:“如今大王在外辛苦征战,却多次慰劳您,这是在怀疑您。为您打算,不如派遣您能从军的子孙兄弟到大王军前,这样大王就能更加信任您了。“于是萧何依计而行,刘邦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