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尊师重道(1 / 4)

据史书记载,韩国九公子韩非,因病亡故于秦国大牢。漳

这是天下人对韩非这位还算知名的韩国公子的普遍认知。

当然,知道韩非这个名字的人在全天下中的占比并不高,老百姓并不会关注一个公卿子弟,哪怕他的老师是个大儒。

所以确切来说,在这一小部分知道韩非的人中,绝大部分对韩非的认知是上面那句话。

而剩下的极少极少一部分,可能最多也就百十来人,则清楚的知道韩非还活着。

自由自在的活着……在始皇帝嬴政亲自宣判他已经死去之后。

尽管出于避讳,韩非无法再活跃于明面之上——其实也就是不能入朝为官,公然出现在嬴政的视线之内。

这点影响对他来说几近于无,因为他本来也就没兴趣在始皇帝一朝出仕为官。漳

反正不妨碍他继续以流沙主要高层的身份活动就行。

而这些情报,儒家的齐鲁三杰,以及韩非的老师荀况,自然都是知道的。

不过韩非出于对老师的愧疚——再三拒绝了荀况的帮助,一意孤行——以及不想给儒家招致不必要的祸端,所以这些年都没有踏足过桑海地区。

韩非没死这个结局,固然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他和李斯之间的仇恨程度,但……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

无论如何李斯当时做了这个推手,促使韩非走向绝路,这毋庸置疑。

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终究是不同的。

其实说起来,韩非本人对此反而不怎么在乎。漳

尽管在他看来李斯的做法也是明显过线了,但他并不愿意和自己的师弟撕破脸皮,计较到底,毕竟……人家不是没成功吗?

不过他这个当事人可以心大的不计较,其他人却未必能如他一般大度。

别人不说,就单古寻来说,李斯对他而言就是个虽然活着,但已经死了的工具人,等嬴政死后,韩非可以重新站上政治舞台后,他也就可以同时结束自己的政治生命和生理生命了。

而对伏念来说,李斯固然惹他厌恶,但是碍于对方相国的身份,一定程度的虚与委蛇是不可避免地。

但对某位以嘴毒出名的大儒来说,可就百无禁忌了。

荀况半点没有因为韩非没死就不和自己这位二弟子计较的想法,对李斯不打算留半分情面。

整个儒家,也只有这一位有资格这么豪横了。漳

他不仅是名声直追儒家先代五圣的当世大儒,更是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在他门下学习过的百家能人无数(这种不算正式弟子,用门多故吏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最重要的是,他是李斯的老师。

不管李斯这些年再怎么淡化自己儒家门生的身份,突出自己是法家拂士……

他的根儿!

始终在儒家。

他是大儒荀况正儿八经的入室弟子,等同于半个儿子的存在。

当然,反过来说也成立,荀况等于他半个亲爹。漳

在任何人看来,荀况无论对他什么态度,他都得毕恭毕敬的受着,哪怕他现在是帝国相国。

因为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权势,全都源自于荀子这位老师。

先秦不是后世,哪怕秦时世界已经有了纸张,书籍的存量依旧少的可怜,所以知识几乎完全是掌握在个人手中——所以才异常的珍贵,也因此授业之恩才能比肩生养之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